太学提供的宿舍是一人一间,房间很小,只有一章小床,一扇窗,一张小桌,一只椅子。就这么几样东西,也将这个小房间填满了。
因住宿条件艰苦,许多家在京城、条件允许的学生都选择了回家居住,尤其勋贵家恩荫入学的学生们,基本没有住校的。
太学里设有食堂,管学生两餐饭,标配是白米配一份小菜,视学生水平定是否收费。沐浴就比较麻烦,学中有公共澡堂,就是一个大池子,夏日里经常是拥挤的不行,而且每年立冬到春分都不开放。毕竟古代没有暖气,学生宿舍也没有暖气,没法烧炭。冬天洗澡一不注意就会得风寒,在这种医疗条件下搞不好会出人命。加上周宣又是女孩子,根本不可能去公共浴室。好在嫌弃这种洗澡方式的人不少,带她来的师兄介绍了,假如不想去公共浴室,去厨房买热水也是可以的。
第二天就是测试时间,周宣经义、时政都得了第一等,可以直接分到最快的班级,太学按学生出身又分了几个小班,她将会去到由被推举的才子组成的班级。但她诗赋却得了倒数第二等,马上要分去和一群刚开始学习的小孩子一起上课了。至于骑射,学校默认她不会,因此还要从最最基础的学起。
不过太学以经义水平为准,周宣这项得了第一等,食宿都可以免费了。
在太学里,周宣度过了从来到这个世界开始算的最艰苦的一个冬天。首先,冬天没法烧炭,哪怕她对冷热的耐受力比普通人高了一些,也有些痛苦。不过就她那小房子,烧炭她又怕一氧化碳中毒,因此只能忍忍忍,冻醒的晚上就练习内功,练习到浑身开始发热,再晕乎乎睡过去,再被冻醒就重复一遍。
因太学每旬只有一个休沐日,周宣也就只能在这一天痛快地洗澡,平日里只能买点热水,擦擦身体、洗洗头。
除了诗赋课的班级外,她的同学都比她大上一截。不过这些学生向来推崇的是勤奋用功,水平高超的同学。因此,周宣倒也交了几个忘年的朋友。除此之外,周樾见她也来了太学,也很是开心。又给她介绍了几个同学、朋友。因此,她课余时间倒也不觉得无聊。
好不容易到了腊月二十二,小年夜前夕,太学方才放了年假,到过完十五才开学。周宣收拾东西赶紧回了家。她在太学没什么时间练习口技,回了家中就赶紧捡了起来。皇帝每到过年就是一年中最忙的时候,今年也不例外。这一整个年周赟都没偷得空来找她,只好在二十九那天把她接近了宫。三十晚上宫宴过后一起守了岁,初一再把她送了出去。
到了十五那天,周宣给自己放了一天假,去街上赏灯。这也是她自来到这世界起第二次看灯会。
到了街上,行人如织,灯火如雨,时而经过几个受着家仆保护的闺中女子。还有家仆扛着年幼的小姐少爷看灯会的。小孩子们的脸上各个带着笑意。周宣想起自己第一次看灯会被人绑走,误以为被拐的经历,不由摇着头笑了笑。然而摇头间,她目光无意中往旁边一扫,就看到了一张似曾相识的脸。那小女孩被人抗在肩上,似乎喘不上气了,表情有些扭曲。她想了一下,忽然反应过来了――那女孩是她表妹,毓庆郡主。
再一看,那扛着她表妹的竟是个男子。蹊跷,世家女子即便年幼,也是要守男女之防的。街上的小女孩们一般也是由乳母扛着。毓庆郡主今年七岁了,更加不可能由男仆扛在肩上。她想的虽多,但是时间却很短暂。待明白了,她就觉得事不宜迟,用着从李公公处学来的步法,没几下就挤到了人贩身边,暗运内力于手,戳在那男子要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