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案首

穿到古代当大官 苗乔乔 1608 字 10个月前

周宣等成绩的这几日过得安闲自在,本次考试的主考官却正在焦头烂额中。

原本县试主考官应该是该县县令,但因本朝京都不设县,所以这次县试的主考官乃是京少尹凌景初。他也是科举出身,家中累世为官,但官都不大。此时家中竟属他官职最高。主考官也一直是他和另三位少尹轮流担当,原本就是做熟悉了的。原本不该有什么波澜。然而自他得知李公与周公之子现在同一年下场参加考试起,他就没睡过安稳觉了。

这党争他过去没关心过――毕竟他虽然官阶不算低,但不能上朝,平日里工作也不太要紧,也没人会注意得到他――此时他却因之被架在了火上烤:选了李公之子,势必得罪周公。选了周公之子,也不用说,绝对大大地得罪李公。更惨的是,得罪了一边,也未必能讨好得了另一边。纵然他们两位正主不在乎这个,底下的人为了讨好上官,就能给他穿不尽的小鞋。他心里早将两个宰相都骂的狗血喷头,但对他人哪敢说上一句?

然而时间还是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一天一天到了开考的日期,又飞快的考完了。

三百多份卷子,凌少尹一人自然看不完,好在有几个国子监博士担任同考官,一起在阅卷。不过最后这个总决定还是要由他来做――后续后果也会由他主力承担。

不过他好歹也是干了十几年少尹,平日里也不是没见过高官之子参加县试,因此只循着旧例,让人翻出了两位宰相公子的卷子,仔细查看。

二人年纪都还不大,不过十三四岁,水平却不低。李公子李诚所做的经义文章清新脱俗,周公子周樾的文章俊逸洒脱,都是不凡之作。二人的策论题虽然稍显生疏,但是在童生试中也很少见。若是往年,做个案首也是没有问题。可是今年,这案首毕竟只有一个,选谁就成了大难题。

凌少尹想了半日也难以抉择,只得去问一位他的一个师爷。这人姓徐乃是一个经年不第的落第秀才,虽然科场上差了几分运道,但是做事周密,嘴也严,因此才来了不到一年就成了凌少尹最信任的幕僚。

待听完了他的话,徐师爷想了一想,答:“学生以为,这二人,都不足取为案首。”

凌少尹不由大惊,忙问:“我只恨不能取两个案首,你竟让我一个都不取?那岂不是将两人都得罪了?”

徐秀才捋了捋山羊胡,回答:“大人无需惊慌,学生以为,这反而能两人都不得罪。如今全京城大小官员都知道,两位相爷的公子同年下场。如今大人若取了李公子,就是下了周公的面子;若取了周公子,就是下了李公的面子。大人如今正是为之所苦。两位大人在乎的不是童生试的排名,而是大人更在乎自己的面子还是对方的面子。谁若是输了,难免丢脸。可若大人取了别的童子做案首,就说明大人定名次时公正无私。非但两位公爷不能说什么,底下的人也不敢借此讨好,否则就是陷两位大人于不义。”

“如此说来倒也有理,”凌少尹想了想,又说:“可是这两人确实答得极好,又是富贵出身的少年人,意气盛。待放榜后,必定去寻这案首比试。假如本官取中的不如这两人,还是会得罪两位相爷,还是大大的得罪。非但如此,还会平白连累一位无辜学子。不妥,不妥。”

“大人说的不错,只是本次参考的是否有答得更好的,仍是未知数。若有,大人的难题迎刃而解。若无,也还有他法。大人无需太过忧虑。”徐师爷又宽慰了一下凌少尹。二人又寒暄了半天,方才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