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夏朝以来,十五中秋月圆之夜,便是合家团圆之时,临淄城内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今夜的月光,亮如白昼,没有几个人愿意错过这难得的热闹,早早的回家休息。街角巷尾热闹非凡,三五成群的人围在一起聊着各自的话茬子。
“你说,这伏天下冰雹的事当真与刚降世的小公主有关?”
“那还能有假,连官家人都这样说!祭祀宫你知道吗?这话听说是从祭祀宫传出来的,祭祀宫所占卜出来的结果可是连大王都信服的。这能不是真的吗?就连当朝的太宰大人和文武百官都跪请大王下令处死小公主呢!”
“听说这个公主是大王最宠爱的姬妾冉夫人所生,大王能下这样的决断吗?”
“大王他是贤君圣主,自然不会为一女子而误了国家大事!听说啊,冉夫人舍不得小公主,昨儿夜里带着小公主私逃出王城,被大王的禁军发现,毫不姑息,冉夫人和小公主都被就地□□,辰时的时候,好多人都看见冉夫人的灵柩被送进王城!”
“诶,这小公主倒也可怜,刚一出生就.........”
“你可怜谁不好可怜她,你忘记了,前些日子那场冰雹害的家家户户受灾惨重,辛苦耕种的农田失收不说,牲畜也死了不少,城外的流民连住的草棚子都被砸没了,那些个碰巧在外面做事的,都被这冰雹砸得血光淋淋的。你说她不是祸水是什么,不是妖孽是什么啊?”
“是啊是啊,我长那么大还是头一遭看到这么大的冰雹,都吓死人了,你说这小公主一出生就带来这么大的祸害,将来长大了还得了........”
“好在呀,咱们大王英明,大义灭亲,不然日后还不知道能发生什么大事呢!”
王城外的老百姓对他们心里神一般的大王议论纷纷,崇敬着他能做到常人所无法办到的事。又哪里知道,国君,也不过是隔着他们几堵宫墙生活的人而已,只是喜怒哀乐都被要求硬生生地塞在君王这张威严尊贵的面具下。
别人不知道,可是太宰言禄是知道的,他虽为大王的臣子,可是他辅佐过两代君主,他是看着大王长大的,也是他一一路扶着走过来的,他是自己的杰作。聪明又有抱负,将来一定会将齐国带往的更加强大的道上。他不容许在这条路上有任何行差踏错,毁了他大半辈子的心血。
此刻,他正站在褚华宫门前,踱着沉重的步子,说实话,他有些害怕,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如果说每个人都有软肋,那么无疑,冉夫人就是大王的这处软肋。大王对这女子是掏心掏肺的宠溺,完全没半分保留,好在她也是个贤德之人,不然他真要担心这女子会带大王走向歪途。如今,她没了,他却又怕大王就此萎靡不振。
“太宰大人!”他的下臣来报。
“怎么样?”他沉声问道。
“已照大人吩咐,将小公主和冉夫人被大王处死的谣言传出!今日城内再无聚众纳谏的臣民!”
“嗯——!”言禄心思沉重的望向褚华宫,大王,老臣能为你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您一定要早些跨过这条坎才是啊!绝不能因此一蹶不振。他重重的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