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泠说,你讲的……像这样的东西今后会越来越少是什么意思?
她想起《行笔拾遗》上面的话了——被遗忘的旧日神会降临世间,化为凡人,从此有了生老病死。
眼前的男人不管怎么看,都是个寻常木匠,仿佛刚从装修现场跑出来。
男人笑出了两排白牙。
他说,我懂你在想什么,我暂时还到不了那个境地。
说完他的视线一沉,似乎想到了什么,停了停又说——
“不过再过几年,可能就不一定了。毕竟现在又到了‘新旧更替’的时候。”
然后他再次道别,希望海泠能好好保存木雕,交代完这些之后,就转身离开。
他下楼的脚步声消失在二楼拐角。海泠扒在窗口看了很久,没看到有人从图书馆大门出来。
从他身上落下的木屑,像金砂一样闪闪发光。海泠伸手要拈来细看,突然从窗口吹来一阵风,把它们都吹不见了。
第二天下午,王教授来了,随行的有四名装卸工人,和一辆外地牌照的白色卡车。王教授和海泠打了招呼,几个人熟练地卸了门,小心翼翼地包好之后,就抬着放上卡车车厢。
他们还带了新门来的,顺手就装好了。
海泠跟在旁边说,你们要把这个门运去哪儿,哪儿的博物馆,什么时候能公开展出?
王教授说,要先带回去让专业人员鉴定养护,不会这么快公开展出。
他又拍拍海泠的肩膀说,尽管放心,这是国家的财产,我们不敢乱来的。
然后车子就发动了。
海泠站在大门口,看着白色卡车越开越远。不巧,路口秒跳了一个红灯,他们又不得不在图书馆十几米外停下
海泠想这个红灯真是及时,她能多看一会儿那两扇门了——哪怕是隔着油纸帆布木条框的。
她眨了一下眼。
下一秒出现的情景,她毕生难忘。
海泠看到无数金色线条从门扇厚厚的包裹下下“呼”地腾起,在空中互相缠绕连接,拼合成了半透明的金色影子。她看到手执三尖两刃刀的武将,背生双翼的异人,骑着黑虎的道士……等等等等熟悉的形象接二连三地从门扇上跃出,散花天女挽着披帛飞起,祥云和瑞兽紧随其后,连绵不断。
最后出现的是一幅长卷,一位老人盘腿坐在卷首,松形鹤骨,目光炯炯。
木雕画上365个神灵的虚影,没有片刻停留,朝着太阳落下的方向飞腾而去,仿佛归家的鸽群。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杏无仁x3、一生浮华照九重门x10、今年十八x10的营养液,改了剧情不知道写啥好,就给老镇长泡杯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