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事以后,钱家人对于郑娇和李冬荣的印象都差了许多。
至于钱阿宝赢回来那间茶馆,钱有为抽空去县里衙门走了一趟,订完红契之后,茶馆便正式记在钱家名下了。
对于这个天上突然掉下来的馅饼,钱家人倒有些不知该怎么下口好。
“要不……咱们把生意做到镇上去?”张春竹犹豫地开口问道。
李婉轻轻蹙眉,“那位置怕是不大合适。”
镇上的茶馆店面位置不错,处于一个热闹但不喧嚣的街中。这个选址人流量中等,适合茶馆,却不适合食肆。
食肆,就是要开在人多热闹的地方,生意才容易红火。
“而且咱们家现在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倒腾那茶馆啊,现在这食肆已经够咱忙活的了。”钱老太捶着肩膀开口,“还是说把食肆搬到镇上?怕你们也舍不得吧。”
钱老太的话说到了众人心里,有间食肆不过才开张三个多月,大家却已经对其有了深刻的感情。
“先不急着把食肆搬到镇上去,我瞧着咱们这儿的生意不一定比在镇上差。”姚氏也分析道,“搬到镇上的好处也就是平日里进货方便,顺便每日都能见得到盛文。”
他这么一分析,钱家人也就准备将这事放在一边了。
钱阿宝也不愿意放弃有间食肆,这里如今虽然荒凉,却是大有潜力。谁知道等来年山路一修通后,溪山南路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到是钱有为有些意动地说道:“要不然再把那茶馆卖了?三十两银子是有的,这样的话,足够咱在食肆后面修一排房子,村里那老屋也能重新修过了。”
这个法子到行得通,反正食肆的生意不比开在镇上差。钱阿宝闻言,倒有了另一个想法。
倘若以溪山南路的有间食肆作为起步点,打拼个几年,攒下银子后跳过镇上直接在嘉县新开分店,倒也不是不可能。
“卖房子是大事儿,还是等盛文回来问问他的意思吧。”钱老太想了想道。
这事就这样放到了一遍。
隔日,到是李冬荣派人送了封信和一瓶药膏来。那信上隽秀的字迹告知钱阿宝,他被勒令禁足七天,出不了门,只得派人代为送药。
信纸里还夹着一张玉珍斋的点心方子,名为“八珍糕”。
钱阿宝大致扫了一眼那繁复的工序和昂贵的原料之后,便抽抽嘴角丢给梁春杏了。
看的出来,李冬荣是真心想给她赔礼,方才选了这么一种高端名贵的点心。
可是他怎么就没想过,对于他们这样的底层人民来说,这种点心方子根本就毫无卵用呢?
倒不如给个普通简单的点心方子,兴许还能作为梁家点心铺的新招牌来卖呢。
对于李冬荣的智商,钱阿宝心中再次深深地吐槽了一番。
送来的药膏抹起来清凉润滑,到是名品,伤口抹上之后,大热天的裹成粽子也不会捂出病来。
九月的天气慢慢变得凉爽起来,应季的水果和蔬菜都换了一批,钱阿宝每天待在食肆里的活计便是修改有间食肆的快餐菜谱。
之前研制出来的花果茶有的原料已经寻不到新鲜的水果了,钱阿宝又开始研制起新的一批来。
在那之前,她挑了些品质不错的水果,一半切片烘干储藏,一半做成蜜饯来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