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土贡梅煎

上午朝食时刻和下午夕食时刻是食肆最火爆的时候,一众人常常忙的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来。而其他时间段的客人比较稀疏,干起活来还算清闲。

今日梁家的点心卖的很好,快餐所需要的瓷盆还未送到,许多着急的行人便没有选择吃饭,而是买了些点心带走果腹。

钱阿宝记账时留了个心眼,替梁春杏把每种糕点卖出的份量都记了下来。

正午刚过没多久,李成蹊就带着三辆牛车,将五个直径约莫一尺的青花白底瓷盆都运了过来。

“这么快就送来了?”钱阿宝着实被李成蹊的速度给吓了一跳。

李成蹊点了点头,随后上后院的井边打了盆水擦汗,他向来做事利落,说干就干,绝不拖泥带水。

趁着此时客人不多,钱阿宝等人赶忙将那五个怪重的瓷盆抬到后院轮番清洗了一边。

钱阿宝和姚氏等人仔细商讨过了,食肆现在人手不多,卖快餐的话先做五个菜就够了。五个瓷盆分别装两荤两素一汤,每天其中一个素菜或者荤菜做成冷食。

她照着之前的菜谱又重新叫钱子铭拟写了一份菜单,分别是五种搭配,每日一换,五天一轮。

素菜和荤菜还好搭配,汤羹的样式却叫钱阿宝有些头疼,她一心坚持要做个品质至上的食肆,自然会考虑饮食养生的问题。

这倒不是她想不出来菜谱,也不是姚氏不会做,而是要选择应季的汤比较麻烦。

此刻正值六月初,天气有些炎热,能卖南瓜汤和丝瓜汤都是极为合适的。可惜古代没有大棚种植技术,这个月份还吃不上南瓜和丝瓜,只能改为解暑利尿的绿豆汤和冬瓜汤,未免显得菜式有些单调。

这个时候,钱阿宝心中忍不住有些羡慕那些小说中的神奇空间了,无视季节限制且能快速催熟任何作物。但要真有这种逆天的玩意儿存在,钱阿宝还真不敢想象这会对一个时空造成多大的冲击。

抛开这些胡思乱想,她心下一动,向姚氏问了问她会不会熬酸梅汤。

“酸梅汤?”姚氏回了她一个满脸疑惑的神色,想来大安并没有酸梅汤这种说法。

在钱阿宝比划着手脚解释了好一通这个汤的做法后,一旁的李婉才半是疑惑地道:“阿宝说的酸梅汤,应当是‘土贡梅煎’吧?”

钱阿宝眼睛一亮,连忙点头:“对对,我说的就是这个!”她知道,“土贡梅煎”是古代最早出现的酸梅汤的叫法。

李婉略有些迟疑地说道:“往年我同我家那口子走商的时候,在北上一带喝过这种汤,在夏天喝味道的确极好,就是做法和阿宝说的有些不一样。”

土贡梅煎所用到的原料,要比老北京的传统饮料酸梅汤简单朴素许多,钱阿宝同李婉交换了一下信息,心中就大概有了个数。

是以她听完后微微一笑:“那好,这事就交给我来,明日还得托成蹊大哥带我去一趟镇上。到时候我瞧瞧熬这汤的成本高不高,如果合适的话,咱就把土贡梅煎也加进菜谱去!”

她这么说着,心中却是对此事有着八分的把握。

虽说白糖、冰糖这些东西在古代应当都是奢侈品,但幸好大安的甘蔗种植以及蔗糖的熬制工序都非常成熟,这玩意儿虽然贵了些,百姓也没有到吃不起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