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萌萌在接收了原身的记忆之后,就一直在收集后宫之中这各大势力人物的身份信息——
毕竟这是个七岁小姑娘的记忆,能够记住那么多后宫嫔妃的身家背景都已经算是超常发挥了,她并不指望这姑娘能够对朝堂有多少的了解。
而在详细研究了这些后宫佳丽们的身份背景和宫斗履历之后,秦萌萌就把目光集中在了这位大秦皇后身上。
大秦皇后姓卫,一入宫便被老皇帝选中成了太子的正妻、未来的皇后,入宫十多年,她没有自己的孩子,也从不召见自己的家人,这位皇后的冷心冷面可以说在这秉持着“前朝后宫共为一体”原则的后宫之中是独一份的。
她不像德妃那样时常召见家人,将自己的父母兄弟当做靠山三句不离,也不像齐妃那样,因为家族势力弱小于是各种为家人揽权,希望能够以自己的富贵带动全家人的富贵。
这位皇后出身大族,父兄亲戚不是在朝堂之上有一席之地就是为官一方,都极有出息。也正是因为这个,她才会被老皇帝指给当时势单力薄的太子,为东宫保驾护航。
然而这位皇后却并没有像大家想的那样去做。她既不为自己丈夫的前途去叨扰她的娘家,也不为娘家去麻烦自己的丈夫后来的皇帝。也正因为这一点,卫家人从不以后族自居,纵使家中有纨绔子弟,也没有一个去打“皇后娘娘的某某某”的旗号。皇帝在选用人才的时候也不会意识到自己用的是外戚子弟,双方仿佛不曾有过这么一层关系一般。
后宫中人有不少都在暗地里嘲讽着这位皇后娘娘的“犯傻”,若是利用好家里的条件,哪里会到现在都没个孩子呢?
可对于秦萌萌而言,皇后这样的态度才是最明智的,也不亏是历经几代不衰的卫家教养出来的女儿。
读史使人明智,只要看看历朝历代外戚的下场,再看看那些位高权重的后族和皇后的结局,就足够使人警醒了的。皇后之位对于一般家庭而言确实是女人可以走的最高的一步台阶,可对于世家而言,曾经可还有个朝代的皇帝,想要求娶一个世家女人家都不愿意嫁的!在身居高位之时,如何保护好自己、自家背后的家族势力,这是一门学问。
显然,皇后在这一点上做得极漂亮。
而秦萌萌所看重的,就是卫皇后在后宫之中十数年累积下来的人脉关系,以及她身后的那个表面上不曾给过她任何支持的卫家。
若是放在平时,这位皇后和她身后的卫家可以说是毫无破绽,并且都是一副无欲无求的模样,滑不留手,秦萌萌除了干看着,对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可今时不同往日,卫家出了一个领军人物,同样也是一个身怀家国天下的人物——
这个人,就是在蛮族大举进攻秦国如入无人之境的时候,以一城的兵力和令人叹服的口才,打退了凶狠的蛮族,同时又在知道老皇帝被掳之后,不顾自己士大夫的名声一心为国,第一个站出来呼吁另立代位新君,并被推举为代位皇帝临朝期间的唯一宰辅,掌握了如今朝堂大半权柄的文武全才,那个在秦萌萌刚穿越而来时见到的站在高台上宣读诏书的老大臣,昔日探花——
卫文美。
如果说等秦萌萌的父皇,也就是老皇帝回来之后,秦萌萌作为威胁到他皇位的假皇帝是第一个会被她的父皇处置的,那么这个第一个提出并且尽心尽力实施“代立新君”计划的卫文美,就一定是第二个被斩杀的存在。
换句话说,她与卫文美就是一条船上的人,她翻船了,卫文美也别想苟全。
秦萌萌知道,这个卫文美既然能够提出这等与传统君父观念相违背的提议,那他就必然已经做好了在未来去死的准备,可他愿意为了这个国家和朝廷去死,并不意味着将他辛苦培养成才的卫家会愿意看着他去死,甚至可以说,陪着他去死。
即使传言卫文美已经被卫家除名,但他毕竟姓卫,毕竟是如今这位皇后的小叔叔,血浓于水,若是能给他一条出路,谁又愿意他去死?
更何况,人本逐利。
在老皇帝的时代,作为外戚的他们不得不战战兢兢以史为鉴,皇后没有孩子,与皇后交好的三皇子与四皇子又注定无法登上皇位,卫家在下一任皇帝的手中,未来究竟如何谁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