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着蝗虫纷纷落下,瞧着虫尸堆在自家田间。
心底涌出一份喜悦,都是他们家的,可以慢慢装回家,给鸭子吃啊。
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觑,村民见他们如此干,一下子想起了,先前他们好像听说过蝗虫是能吃的。
就算自己不能吃,那自家的鸭子也是可以吃的啊。
接着,个个村民见了蝗虫就如同见了鸭子肉般,如狼似虎。
一两个时辰过去了,剩余的蝗虫要飞了,飞向下一个村庄。
可是陈家庄的村民不乐意它们飞走,大家边打边追,一路追去下一个村庄,也影响到了那个村庄。
到了天黑,青壮年们才结伴赶着牛车回来。
牛车上,是一麻袋压着一麻袋的蝗虫。
蝗虫走了,田地依旧开裂。
深井每日能出的水,极有限,但公公还是用有限的井水浇着开裂的土,在井边种了一分地的冬菜。
县城的粮铺又涨了一次价。
如今,粗粮二百五十文一斤,细粮五百文一斤。
一年半过去了,一部分人家存粮吃完了,即使一天一顿,也吃完了。
好些人一天到晚的去外面找工,又是一轮卖儿卖女的。
还有人用土地换了口粮,拖家带口的离开,要去开封,要去江南,总能出去找一条生路。
到了冬天。
啊呀,秦香莲又怀上了,意外怀孕。
只剩下400爱心值,她就是没有给自己用节育丸啊,觉得很浪费爱心值。
为什么就中奖了呢?
过了个年,干旱越发严峻。
去年春天,多少还有点绿色,现在只要冒出一点野菜,那就有村民一大早等在那里呢。
见状,秦香莲也不大好受,也许是怀孕之故吧。
每晚她都要上山一趟,自上往下的洒水,野菜生命力强,给一点点水分,再给一点点阳光,它就能天天冒,冒得贼快。
陈家没有上山去找野菜,自家果园子里就有很多新鲜的冒出来,每天吃不了那么多,麻子婆就带着无艳还有今年已经六岁的春妹一起将野菜洗净、晒干。
每天,都能收几簸箕新鲜的,可一晒干,就只剩下几捧了。
北宋民间贫富差距不小。
陈家庄也是如此,秦香莲夫家只属于中上游的人家。
上游的那几户人家都是良田上千亩的,田产当然不会集中在本县。
总之,他们还有很多余粮呢,前儿还换走了那些实在过不下去的村民手上的地。
还有不甘心失去田地的村民们豁出去了,男人们搭伙进深山里头去找吃的,女人们结伴进县城要吃的。
陈家庄的山不是很高,却极深,一山连一山。
山的外围早已草木枯黄,好些小树干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