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华人崛起

奇怪的是,回家之后,李秉文却始终没有询问医院的事,李蓁蓁也就没有主动提起,父女两个人都选择性地忘了这件事。

虽然两人一直对病情避而不谈,但是李秉文心里很清楚,自已已经时日无多了,他不愿意去医院浪费时间,而是抓紧时间多陪伴女儿。

没办法,李蓁蓁只好在饮食上多下功夫。

刚买了大白梨,李蓁蓁决定做一道蜜梨羹。把大白梨削皮切顶,挖成空心,往梨心里灌入蜂蜜,盖上顶盖,放入蒸蛊里隔水炖煮。

很快,蜂蜜渗入梨身,梨身又渗出水分,就连整颗梨子也变得香香软软,入口即化。

一道蜜梨羹不够吃,李蓁蓁又做了山药百合粥。

从空间超市里拿出铁棍山药,去皮切段,和百合同蒸,同时另起一锅煮白米粥。

等山药与百合蒸熟了,取出碾成糊糊,混进米粥里,熬至完全融合,直到粥品浓稠,每一颗米粒都吸收了山药与百合的精华,令人食指大动。

山药百合粥和蜜梨羹,甘甜清润,可以止咳安神,适合久咳肺燥的李秉文,也适合喜欢美容养颜的李蓁蓁。

正午时分,阳光明晃晃地撒下来,温暖舒适,晒得人懒洋洋的,只想好好躺下来,享受这难得的秋日暖阳。

刚吃完饭,李蓁蓁搬了张椅子,坐在院子里边敷面膜边晒太阳。

住在四合院里面还真是挺舒服的,不说别的,就说有了个院子,没事看看天空,也让人心情舒畅。前世李蓁蓁住在钢筋混凝土的楼房里,可体会不了这种有院子的乐趣。

正当李蓁蓁昏昏欲睡之际,门外响起了一阵急促的拍门声,一个粗声粗气的男声喊道:“开门!”“快开门!”

李蓁蓁唬了一跳,连忙把脸上的面膜扯下来扔进空间,快速地打量一下自己,没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才走到门前。

“谁呀?”

“是大侄女吗?快给我开门!我是你叔叔!”

叔叔?李蓁蓁来了这么些天,可从来没听说过自己还有个叔叔,原身的记忆里也没有。

难道真的有这么个叔叔?

不敢耽搁,李蓁蓁打开了一条门缝,刚准备看看是谁。

谁知道门外的人看见门打开了,猛地大力推门,差点没把李蓁蓁推倒在地。

这人是谁呀!光天化日之下,难道还想打家劫舍不成?

就看到从门外挤进来一男一女,都穿着蓝灰色打补丁的棉袄,两手空空。

男的长着一对小眼睛,一个大鹰钩鼻子,看上去面相就有些阴狠。女的脸色黄黄的,颧骨老高,一双眼皮耷拉着垂下来,有点三角眼,显得很刻薄。

这会儿,两个人正站在院子里,眼神滴溜溜地乱转,嘴里还夸张地赞叹。

“哎哟,我的老天爷,你看你看,这秉文家的房子真气派啊!”

“就是,这住得多宽敞,哪像咱们家,一家人都挤在一间小屋子里,想转个身都没地方。”

“这很快就是咱们的了,等我们搬进来,就让小聪住到……”

李蓁蓁错愕地看着这两个人,旁若无人地,都说到要如何分配房子了!

这些人当她是死的吗,什么时候这房子已经变成别人的了,自己怎么不知道,地契和房契都在空间里好好放着呢!

“你们是谁?在这里白日做梦呢,想做梦回自家做去,快出去,不出去我可喊人了!”

“嘿,大侄女,你就这么跟长辈说话的,也难怪,你从小没娘教的……”

“你乱吠什么,你到底是谁?”

“你不记得我啦,我是你丙子叔,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她是你春花婶儿,最疼你了,你五岁的时候还给你买过糖吃呢,猪油糖!”

什么饼子叔饼干叔的,压根就没有听过!

慢着,好像在记忆深处,还真有这个人!

这不就是她爸爸的远房族弟么,名字叫李丙子,从祖上算,根本就不是一支的,跟五服压根扯不上边儿,属于远得不能再远的族兄弟。

说到这李丙子的名字,听上去前面似乎应该有李甲子、李乙子之类的哥哥,其实他就是一根独苗,为了显得不那么孤单,才取名叫做丙子,这取名的本事也是让人醉醉的。

他为人最是好吃懒做,娶了个老婆叫赵春花,也是出了名的偷奸耍滑。

早些年李秉文还没落魄,那会正是公私合营的时候,家里有钱,李丙子就借着同族的身份凑上来。

李秉文自己亲族凋零,又看在他是同族的份上,也愿意经常接济他。后来李秉文落魄了,这李丙子自然就不屑一顾了,两家已经好多年没有来往了。

李蓁蓁看着他们就不是好人,也懒得称呼。

“你们来我家干什么?”

“哦,我是来……”

“你跟个小丫头费什么话,李秉文呢?不是说快死了吗?秉文,秉文,我和丙子看你来啦。”

赵春花理都不理李蓁蓁,拉着李丙子闯进正房,惊醒了正在睡觉的李秉文。

“谁来了?”

“秉文,是我,丙子,听说你病了,我和春花看你来啦。”

不等李秉文反应过来,赵春花就一迭声地哀叹。

“哎呦,秉文啊,你的命怎么这么苦啊,你放心,等你死了,我会帮你好好照顾蓁蓁的。”

李丙子作势拦住赵春花,说的话却更气人。

“你说什么呢,都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蓁蓁就跟我们自家的孩子一样。到时候还让她住在西厢房,跟我们家小慧一起住,姐妹两个亲香着呢。”

说得没头没脑的,李秉文还以为他们刚才和女儿说了什么房子的话题,忙看向李蓁蓁。

李蓁蓁气得七窍生烟,这是来看病的么,这是来气死李秉文的吧!顾忌到李秉文在场,怕刺激他,李蓁蓁强行压制住怒气。

“丙子叔是吧,我爸爸身体不好,没有精力招待你们,我们出去说话。”

“你爸爸躺在床上又不累,再说了,我们是来看病的。”

“秉文啊,你也看到了,蓁蓁一个小丫头怎么当得了家。趁着你现在还在,得赶紧把房子过到我们名下。你放心,蓁蓁还是住在这里。以后她出嫁了,就有亲人送她出门子了,名声也比较好听不是?不然人家要说她克死爹妈兄姐,命太硬,身边连一个娘家人都没有,你说是不是?”

“咳咳……咳!你们,咳咳……胡说什么!咳咳咳咳咳……”

李秉文瞬间明白了,这两个人是瞧着他要死了,想谋夺他家的房子,居然还敢编排蓁蓁,蓁蓁心里会不会也误会自己克死了亲人?

“咳咳!蓁蓁,你别听他们咳咳咳……咳!赫……赫……”

一阵猛烈的咳嗽之后,李秉文猛地喷出一口血,倒在床上喘着大气。

“爸爸!爸爸!你怎么样?!”

“你们还记得前天中午公交站来存钱的事儿么?一下子提了几个大麻袋,打开一看,还都是1分2分的。”

“嗨,这哪能忘记,好家伙,那天我可是点了好久呢。”

“在我们所里,公交站也算是大户了,才能一次存那么多钱……”

“嘘,别说话,有人进来了。”

进来的人正是李蓁蓁,她穿着一件打了好几个补丁的蓝灰色棉袄,洗得发白,头上脸上胡乱围着一条破旧的黑色围巾,看上去就有点寒酸。

“这个小姑娘,不会是走错地方了吧。”

“可不是,这可是银行,看她那样子也不像。”

“不一定,也有很多人在我们银行办了存折,不过都没什么钱就是了。”

“我问问……喂,小姑娘,对,说你呢,你来干什么?”

“大姐,我来取钱。请问是在你这里办理吗?”

“呃,对,我问你,你有存折吗?”

“这就是我的存折,给,我想把里面的钱都取出来。”

马大姐漫不经心的接过存折,翻到最后,看到余额,大吃一惊。

“唉呀妈呀,31600,你怎么会有这么多钱!”

“多少多少,给我看看,哇,真是31600。”旁边一个有点微胖的女柜员抢过存折,有些惊讶地上下打量李蓁蓁。

“小姑娘,这存折真的是你的吗?”

“没错,这就是我的,准确地说是我爸爸的,户口本我都带来了,怎么,不可以取吗?”

“你把户口本给我看看……还真是,你们家可真有钱,你都要取了吗?你爸爸知不知道?有没有带你爸爸的私章,没有私章可是取不了钱的。”

“带了带了,大姐,麻烦你快点,我家里还赶着用钱呢!”

李蓁蓁觉得有点失策,俗话说先敬罗衣后敬人,没想到自己就遇上了,为了避免被人问东问西的,只好假装很不耐烦很着急的样子,催着工作人员。

反正户口本存折和私章都能对上,银行也没有限制未成年人不能取款的规定,所以李蓁蓁大喇喇地就来取钱了。

果然,看到李蓁蓁的样子,马大姐在心里脑补了一幅父亲在家里忙得团团转,让李蓁蓁出来帮忙取钱的画面,理解的点了点头,忙不迭地操作起来。

“大姐,你们这里有3元面额的吗?我爸爸让多换一点。”

“有,你要多少?”

“呃……你有多少?”

“你等着,我看看,还有4刀,1刀就是100张,都是连号的,一共1200元,你都要吗?”

李蓁蓁没想到这里居然有那么多“苏三币”,兴奋地表示全部要了,接过马大姐递出来的一大包钱,假装小心地放进挎包,其实暗地里直接放进空间,揣着手出了银行大门。

完成了一桩心事,李蓁蓁的心情非常好。再加上腰包里有了钱,她内心深处的购物欲望就被激发出来,准备四处逛逛,看看都有什么好东西。

银行所处的位置紧挨着城西的繁华地带,有邮电所、日用杂品供应部、生活资料批发部、供销社、废品收购站、副食品商店、百货、棉布门市部、南北货糕点门市部、鱼行、染坊、中西药店……占据了街道两旁人气最旺的大部分中心地段,是远近闻名的市场集散地。

这些商店都是国营的,很有时代特色,门面上刷着标语,柜台起得高高的,售货员站在里面,背后是一排排货架。

售货员看起来神气极了,居高临下地看着你,一副你爱买不买的姿态。

其中一家专营糕点的铺子,门面极大,放眼望去,枣泥糕、麻香饼、杏蓉酥、椰丝球、小豆包、芸豆卷、糖火烧……

满眼红的白的黄的,堆成一座座小山,香气四溢,真是个神奇的地方,吸引着李蓁蓁不由自主地走进去。

“站住站住!说你呢!要买东西到外面等着去!”

一个身穿燕子领列宁装的女售货员凶恶地瞪着李蓁蓁,张开双臂,好像老鹰护着身后的小鸡一样,阻止李蓁蓁继续进去,嘴里不停催赶“出去!”“出去!”

李蓁蓁回过神来,意识到这不是21世纪的商店,可以让人进去随意挑选,顾客也不是上帝,只能老老实实地等在外面,忍受售货员的呵斥责难。

自己这种看到美食就走不动道的习惯是要好好改改了。

“要买什么!把粮票拿来!”

“我没有粮票,用钱不行吗?”

“没有粮票你来干什么!乡巴佬!这不是你来的地方!走走走!”

李蓁蓁气极,真是狗眼看人低,刚准备跟她理论理论,看到旁边几个售货员幸灾乐祸的表情,突然泄了气。

算了,跟这种人有什么好计较的,这些人都一个样,没看到后面的墙壁上写着“不要打骂顾客”吗,看来打骂顾客也是这些售货员的日常。李蓁蓁不理睬她,斜着眼睛瞟了她一眼,径自走开了。

接下来,李蓁蓁在周围晃了一圈,因为没有各种票,收到来自售货员的好几个白眼。李蓁蓁越想越憋屈,不就是要票吗,我有空间在手,还有那么多钱,就不信买不到票!

什么地方票最多?当然是黑市。可是黑市在哪里?这种问题也不好随便问人。李蓁蓁挺苦恼的,就在这时,突然看到前面路口的小巷子里有个人探着头对她招手。

“姑娘,在这边,过来,快过来。”

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男人,剃着板寸头,正在机警地四处张望,好像看出李蓁蓁脸上的迟疑,又压低声音说:“我这里有粮票,你要不要?”

原来,板寸头私底下是个票贩子,经常到大街小巷物色客户,城西这片儿是他经常溜达的地方,刚才看到李蓁蓁四处碰壁但是毫不心虚的样子,觉得有戏,故意出言试探。

李蓁蓁眼前一亮,往周围看了看,见没有人注意到她,赶紧快步上前,两个人好像地下党约好了似的,不约而同地往巷子里走去。

“你真有票?”

“嘻嘻,姑娘你这就问对人了,你要什么票,我这里都有。”

“照相机票有吗?收音机票有吗?侨汇票有没有?”

“呃、这……这些还真没有。姑娘,那可都是最最紧俏的,我这里可没有。”

“没有你瞎吹什么牛,那你说吧,都有什么票?”李蓁蓁其实是担心板寸头胡乱抬价,故意刁难他一下。

“有粮票,有肉票,有布票,还有工业券,怎么样?你要不要来一些?”

“价钱怎么算?”

“粮票1毛钱1斤,肉票3毛钱1斤,布票4毛钱1尺,工业券6毛钱1张。”

价格还算公道,举个例子,在黑市里购买1斤玉米面现货,需要花1块钱。如果有粮票,去粮店里购买,只需要花1毛钱,就算加上1毛钱的粮票价格,也不过才2毛钱。

按理来说这是个商机,如果把用粮票换的粮食拿到黑市去卖,不就赚大钱了吗?

但是现实是,普通老百姓家里的粮食都不够吃,哪里有多余的粮食拿出去卖,非但没机会赚钱,还得多花钱到黑市上买现粮呢。

“有细粮票吗?”

“有,但是不多,2.5毛钱1斤。”

“你一共有多少,我都要了。”

“啊?姑娘,你都要啊,我所有票加起来,可要六十几块钱!”

“你没听错,我都要了,快点算一下需要多少钱,小心待会有人看见。”

好不容易遇到个卖票的,李蓁蓁当然不能放过。不就六十几块钱么,小意思,毛毛雨啦。

“姑娘,我算好了,总共67.5块钱。”

“好,钱给你,把票给我。”

“好勒,姑娘,以后你还要买票的话,就找我,我叫……”

“停!我不知道你是谁,你也不知道我是谁,我们没有见过面。”

交易顺利完成,李蓁蓁看也不看板寸头,转身就走。

在她看来,这种交易就是一次性的,就板寸头这样的迟早要暴露了,到时候很可能连累自己,反正她穿着打扮都很大众化,脸上还化了掩饰的妆容,又用围巾围住头脸,就算下次遇到板寸头,他也认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