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什么是‘育苗’”,云实诚实地说,“这些药材苗确实是直接从土里长出来的。”
苏木这就不懂了,按理说,射干一类的药材都是要提前育苗的,这个道理何郎中和小苏木都知道,没道理李家不知道。
关于李家的底细,苏木之前和姚金娘闲聊时就听说了。
李家是祁州数一数二的医药世家,偌大的祁州一共有十八个镇,每个镇子上都开着他们家的药堂。
除了人参等珍贵的多年生药材之外,李家药铺里的常用药从来不在外面购买,而是全部由自家培植。
为了种药材,李家在各处都置办了族田,杏花村当然也不例外。
然而,现在看来,他们的技术显然不到家呀!
射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栽种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分棵,一种是播种。
射干种子的出苗率在百分之九十左右,考虑到古代的母株品质以及种子的保存、筛选技术等问题,恐怕出苗率要低上许多。
因此,为了节约时间、降低成本,射干都是先统一育苗,然后再分秧栽种。
苏木把大致情况给云实说了说。
云实却十分肯定地摇了摇头,“我从未见李家的药农那样做过。”
苏木这就纳闷了,不应该呀!
莫非……育苗技术只是何郎中和小苏木私下在尝试,还没有推广开来?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她计划中的草药事业是不是更加有利可图?
一时间,苏木脑子里闪过一系列的想法。
云实默默地看着远方的麦田,并没有出声打扰的意思。
绿油油的田梗上,两个人就这样静静地坐着,一个凝视远望,一个低头静思,颇有种岁月静好的架势。
同一时间,村南头的苏家却是一阵鸡飞狗跳。
苏婆子坐在树阴下,拉着脸瞅着往外走的苏铁,“干啥去?”
苏铁见他娘脸色不好,语气越发恭敬,“娘您歇着,我到林子里砍些柴去。”
“砍啥柴?啊?”苏婆子磕着鞋底子,连讽带刺地说,“咱家南墙根下堆满了柴禾,要粗有粗要细有细要长有长要短有短,我问你,你还砍啥去?”
苏铁犹豫了一瞬,闷闷地说:“我给小木妹子送些去。”
没想到,苏婆子一听,就像吃了炮仗似的,一下子就爆了,“还嫌闲话不够多,是不是?木小娘子一个清清白白的姑娘,如今被你连累成了什么样,啊?你还有脸去!”
光骂似乎还不过瘾似的,苏婆子拿着鞋底子就往苏铁背上打,“啪啪”的闷响一声接着一声,光是听着就觉得极疼。
然而,苏铁却稍稍弓着身子,护着脸,默默地承受着,连句求饶都没有。
苏婆子一看,更来气了,于是下手更狠。
彼时,苏家老二和老三都到北杨村找杨木匠修家具去了,除了苏铁母子外,只留子老二媳妇抱着三个月大的娃娃在家。
然而,婆婆打大伯(bai)子,她一个做儿媳妇的也不好去拦,一时间急得直掉眼泪,怀里的娃娃受到影响,也跟着“哇哇”地哭。
一时间,叫骂声,拍打声,奶娃娃嘹亮的哭声,小小的院子里可热闹了。
云实的亲爹云柱家就住在苏家房前,云实的异母弟弟云冬青从地里回来,正好听到动静,脚步一转便过来劝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