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 大典(2)

圣者 九鱼 2639 字 10个月前

“时间。”

老妇人锐利的目光上下将我扫视一番,突然说话:“我有听说,这里有一只浓冰绿老坑玻璃种翠玉对凤挂件,叫时间的小姑娘,请你拿出来给我看一看。”

“请稍候。”

我自身后的黑酸枝书柜式多宝格中取出一只薄薄宣纸包。

打开来,满目浓匀碧绿。

这件玉器体扁,顶部正中以镂孔代穿孔,可以系带。整体通透清澈,光泽晶莹。造型为镂雕加阴刻线纹琢成的一对飞鸟。口衔卷草,鸟喙尖端相对,两双羽翼齐齐向上弯曲,四爪逐渐弯曲交织于一点,暗含“在天愿作比翼鸟”之意。篆刻、琢制、打磨之手工均无懈可击,很难想象它出自于如此古早的工匠之手。

“是了,就是它。”

她叹息。

我轻轻报出价钱。

她抬一抬手,店外的灰衣男子立刻走进来,毫不犹疑地自内侧衣袋内拿出支票簿。

当即银货两讫。

“哈哈!我终于捉到你!”

屋中突地响起一声尖细苍老女声。

她倏地扬起眉。

我不等她开言,就向屋角那边的红木嵌玉龙屏风指一指。

屏风巨大,后面有一对黄花梨卷草纹圈椅及小几,上备精细点心,原来是我心爱的藏身处,藏身于此,不虞有外人发觉。

那里颤巍巍转出一个同样银丝飞拂的老妇人来。

“你!……你是福如么?”

她抬眼一看,惊诧地叫出来人名字。

“你怎知我名字?!”

名唤福如的老妇人突然面色铁青狰狞,顿一顿手中拐杖。

“你是他什么人!他在哪里?”

前者不去看她,先转向我。

“小姑娘,是你设局?”

我微微笑。

“这位夫人愿无偿赠我这块翠玉,但必须令她知道买主身份。获利巨大,小店不得不为。”

她叹一口气。

“这样也好,福如,我也一直想与你说声对不起。”

福如老妇闻言不禁大惊失色。

“我是乌苏阿敏。你认不出我来了么?”

“怎会……怎可能?!”

有着满人姓氏的老妇人徐徐挺直身体,苦笑一声。

“你与我哥哥通媒、小定时双方不过十二岁,原本是议定在四年后迎娶,未想……未想大定前哥哥却与别的女子私奔了……之后的大定与下茶、纳彩,都是我,我与哥哥原本就是双生同胞,又不用多说话,所以……我们只想拖延一时,赶紧在迎娶前将哥哥找了回来就是,最不济也能借口突患疾病将婚事延后。没想到,转瞬间革命爆发,你们举家失踪,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我一直记挂着你,想与你说声对不起.。”

“不了了之……你好一句不了了之……我这几十年,几十年啊……!”

福如老妇恨恨面露凶光,齿间格格作声,眼看要扑将过去。

灰衣男子惊惶地挡在自己母亲的身前。

却未料她身体摇晃,电光火石之间,已经崩倒下来。

乌苏老妇奔过去拥住她。

“你可知道……”

她细瘦手指死死捉住乌苏老妇的衣领。

“你,你是我……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那样喜欢的人……”

“我知道……福如,是我对不起你。我早该告诉你。”

“你欠我的……没完……”

“是,我终究会有一日还你。”

福如老妇似乎就等这句话,长出一口气,如戏剧人物般垂下手。

看来已无需致电医院。

我觉得有些燥意,端起杯子,里面的冰茶已温热,喝不得了。

看长窗外面,阳光依旧极好。

这本是我最爱的天气。

(完)

通媒。在清朝末期,满族男孩在十岁以上就可以论定婚事,举行婚礼。缔结婚约的具体过程,仍多是男方主动选择女方。有子之家在父母为子择定配偶目标后,即拜托媒婆与女家说合,女方家同意,由媒婆向男家报音信,之后互换门户帖。帖,即是一张红纸,写上当婚者所属某旗及曾祖、祖、父三代的功名、职业、住址,以及当婚者的功名、职业、年龄、属相、生辰。通过媒人双方互换,看是否犯相。

小定。通媒后,男方母亲去相看姑娘,以定取舍。相看之后,男方若同意,即择日过定礼。将首饰等由男方母亲给姑娘戴上。此即满族先民时的“男以羽毛插女头”表示相爱古风演变而来。

拜女家,也称大定。择吉日,男家聚宗族亲友同新婿往女家问名,女家亦聚亲友等迎。男方入趋右位,年长者致词,表达欲聘之意。女家致谦词以谢。新婿入拜女家神位,再拜女家诸亲。最后,女家进茶,主宾易位,男家入趋左位坐,设酒宴祝贺。

下茶之礼,是在议定聘礼后,择日男去女家行聘。聘礼的种类、多少依地位、贫富而异。一般有鞍马、猪羊、钱财、首饰等。聘礼放在铺红毡的高桌上,抬送女家,陈列于西炕祖先案前,两亲翁并跪,斟酒互递祭祖,俗曰“换盅”。

开剪也叫“纳彩”是指男家于迎娶前一个月,将结婚日子提前通知女家,谓“送日子”。男家将给女方的彩布、衣物送往女家,谓“送嫁妆”。并请一儿女双全的有福之妇女,为姑娘裁衣,谓之“开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