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德国部队的给养与补给,也是后勤需要考虑的众多因素之一。
由于野战部队的士兵活动量巨大,部队作战任务繁多,每天的移动距离长。所以,德军的士兵都在定期补充维生素。以及油脂类物质。
这就需要新鲜的蔬菜水果,还有肉类等物资。
加上德军士兵屡屡在前线建功,每一场胜利之后就需要改善伙食来犒劳大家,这有需要香肠牛肉和大米等其它食物。
仅仅6周不到的法国战役里,整个第三帝国的军用列车,几乎是满负荷的在德法铁路上运转,这才保证了前线没有出现大面积物资匮乏的惨剧。
不要小看这些罐头、蔬菜、水果所占用的铁路运输资源。
仅仅拿午餐肉罐头举例,法国战役从开始到结束,德国向法国前线运输了将近900万罐加工好的午餐肉罐头。
这还仅仅是德国在法国的近200万大军,压缩了一部分二线部队供给量才完成的数字。
要知道,很多在后面的二线部队,从作战开始到战争结束都没享用过人均3罐以上午餐肉的待遇。
再比如说,苏联人自己修建的西伯利亚铁路,拥有10000公里长度,其在1945年时最大月运力也不过是135万吨,这已经可以说是二战前期铁路的极限运力。
所以,这900万个罐头要在德法交战时期,选择运输军火的空档,运入时不时还有战火的法国本土,实属不易。
当然,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了德国后勤部门的能力。要不是后请部门全力以赴,确保前线部队的武器装备、弹药以及给养的供给,德军是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拿下法国的。
年轻军官给出的另一个压力数字的汇报,是为了确保拳头部队,也就是德国装甲部队的进攻速度,所产生的巨额消耗。
德国运输部队日夜不停的忙碌,将30万个履带零件,5万个发动机易损零件,以及400台完整的发动机,450台变速箱运往法国前线,这才确保法国境内的德国超过3000辆坦克及装甲车能够奔涌向前,没有因为故障停滞不前。
由于德国自身资源有限,自给自足是和生存空间相辅相成的。想要把战争打下去,德国就必须通过占领来满足战争的基本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