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轮射击,英军就损失超过十门火炮,接下来的几轮炮火攻击中,推上前的二十多门火炮遭受灭顶之灾,最后只有三门火炮被运气爆棚的炮兵推出来,跑到李仙军队火炮射程之外。
在这同时,一直隐藏实力的步兵也开始发威,数千支线膛枪、连发枪、滑膛枪和手榴弹等齐齐发威,把本以为已经压制住中国军队的英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英军士兵一开始还试图跟中国军队对射,但此时才赫然发现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水平比己方好得多,至少三分之一以上的士兵装备着线膛枪,还有不少空气步枪和掷弹兵,更可怕的是都躲藏在深深的堑壕之内,想找到身影都很困难,遑论瞄准射击了。
有几个特别胆大,反而冲进堑壕里的英军士兵,也让中国军队用工兵铲和刺刀等打翻在地,翻不起什么浪。
不过,英国军队还是很骁勇善战的,与中国军队僵持对射了十五分钟以上才开始崩溃,放弃队列往后奔跑。
只是,来时容易去时难,李仙手下的炮兵此时把英军炮兵收拾得差不多了,调转炮口对付溃败的英国军队,一拨拨地收割性命。
等到英军脱离火炮的射程,点一下数,才发现此战损失惨重,损失了九成以上的火炮,上前进攻的英军士兵损失也高达一千五百人以上,可比杨芳前几轮的进攻承受的损失还要大得多。
李仙有意减少对清军的打击,把打击的重点放在英军上,总算利用英军的大意和傲慢,给人留下沉重的损失。
这一次战斗过后,英军上下才如梦初醒,明白过来对面的中国军队强悍无比,可比自己以前见过的清军强太多了。
按照李仙一方的谋算,以七千士兵迎战三万清兵和五千英军组合而成的联军,就是正面交战也有很大的胜算,但那样一来伤亡必然不小,这才有意示弱,让敌人主动进攻,倒是取得了初步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