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资金压力的缓解

“李仙见识是有的,只是没有用在正道而已,他刚才那番话也应该有自己的一番道理,只是我们一时参详不出而已。”沈葆桢皱了皱眉头说道。

“我更觉得李仙这人是在胡闹,这么做之后必然导致人心向背,广州城里人人都恨他,以后少不得要为此招吃亏。”宋明达却不以为然地说道。

“这话怎么说?”沈葆桢不由得一愣。

“他刚才说得很明白啊,外地粮商送粮食到广州,就有被本地粮行、牙行、衙门和脚行等盘剥一番。

他在城外设立什么集市,就会使得这些人赚不到钱,少了很多收入,那么这些人自然会对李仙恨之入骨,恨不得食其肉。

如此一来,至少四个行的人反对他,其余还不知多少人反对他呢,李仙以后想进攻广州必然事倍功半,对我们来说应该是好事吧。”宋明达自觉看破了现在的局势,侃侃而谈。

“嗯,如此说来倒还真是好事。”沈葆桢敷衍地应和了一句,心里却感到疑惑,难道这事情还真能按照这宋大公子的想法发展。

不管怎样,广州和三元里方面的谈判算告一段落,在广州城外西北角十里外,建立自由交易区的事情就算定下来了。

李仙做事一向讲究神速,当场就派五百兵马围了数百亩荒地,又雇人建立大量临时仓库,把这集市给办了起来。

这所谓的自由交易区,其实更像是后世的大批发市场,外地粮商将货物运到这自由交易区的仓库里存放下来,广州城里的人可以过来用较为低廉的价格购买粮食,然后拉回城里去。

过来买粮食的人中有大商人,也有官宦人家的管家、小门小户的平头百姓等,可以过来直接购买粮食。

有那财大气粗的粮商,直接到仓库区跟外地粮商接洽,一下子购买数千石到数万石的粮食;不做粮食生意的大户人家,也可以自己买个数百担粮食,拿回去窖藏;就是小门小户的人家,也能到专门的集市去,买个几十斤到几百斤粮食,自己扛回去。

这里有三元里联军的士兵维持治安,但不抽什么税款,对双方的交易也不去干涉,由得商人们自己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