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怎么行,陛下这件事还是交给微臣吧!”包拯连忙说道,
“交给你,这可不成,朕可不想让你破坏了这么的计划,就这样吧,下午你执行了仗刑以后,就将那些要收押的人交给伯当。”
刘辩直接做了决定,而且不容置疑。
包拯也不敢再说话,只不过脸上带着若有若无的自责,不过因为包拯面色的原因不怎么明显。
“接下来了,继续说吧!”
刘辩又对张良说道,
“接下来便是陛下召见鲁肃大人了,陛下身为皇帝,天下之主,有些话还是不能直说,说出来会有损陛下威严,所以陛下直接说给鲁肃大人听。”
“嗯,这点朕明白!”刘辩点头。
“另外陛下必须让鲁肃大人能够很快明白陛下的意图。”
张良嘱咐道。
“张大人你先前说不能直接说,会有损陛下威严,现在又为何说要让鲁大人很快明白了,这岂不有冲突。”包拯质疑道。
“陛下直接说与绕着说,最直接的差别就是陛下在鲁肃大人的心里的差别。
陛下说鲁大人是个敦厚之人,也就是说鲁大人看人看事很简单,是什么就是什么,陛下直言不讳的说会让鲁大人认为陛下张狂,不懂得内敛,不知道分寸,陛下在鲁大人的心里会大打折扣,而绕着说就不会了,那只会让鲁大人认为陛下知晓分寸,睿智内敛。”
顿了顿,张良又继续说道,“这就是起初房说的,会有损陛下威严的原因,不管怎么说鲁大人也不会传出去,陛下损的其实是在鲁大人心中的威严。”
“张大人睿智,包拯佩服!”
包拯惊叹道,言语上,表情,动作上无一不显示着他对张良的敬佩。
“张房受之有愧。”
张良谦虚回礼。
“子良说得即是,虽然鲁肃属于朝中一员,但他和其他官员不一样,朕或许在他心中还比不上孙策,所以啊,朕的形象还是不要受损的好。”刘辩笑道。
接下来二人没有再讨论这个话题了,刘辩没有继续问,张良没有继续说,因为再说下去会出问题的。
刘辩若是继续问,只会让张良会认为刘辩不行的感觉。
而张良继续说了,会让刘辩不悦,会让刘辩觉得张良小看自己的感觉。
“时辰也不早了,你二人就留下来与朕一起用膳吧!”过了不久,刘辩突然说道。
“微臣不敢!”张良,包拯同时惶恐的说道。
“这有什么不敢的!”
刘辩一愣,说实话这是刘辩第一次,让一两个臣子留下来和自己用膳。
“陛下的君,臣等是臣,臣如何能君同食。”张良立即说道。
“好吧,是朕疏忽了,那你们就与成都一起吃吧。”
刘辩恍然大悟,改口说道。
“谢陛下!”
二人这次没有拒绝了,
“包拯你对那些人执行完仗刑后,就立即去找伯当,让他派人来将人带走,朕等会就会安排人通知他。”刘辩嘱咐道。
“臣遵旨!”
……
半个时辰后,
张良和包拯携手走出了皇宫。
“陛下真是了得啊!”张良突然感叹道。
“何以见得?”
包拯发问,包拯当然也觉得刘辩厉害,但是他还是不自觉的问了一句。
“包大人可还记恨王大人?”张良笑着问道。
“包拯对张大人的话有些不懂!”包拯迷茫的说道。
“孙府一事,王大人在近年来隐瞒了包大人许多事情,想必以包大人的性子,对王大人是很不满的吧,甚至心中已经开始抵触王大人了吧。”张良笑着说道。
“的确!”
包拯也没有推卸,解释,如实的说了出来。
“这就是陛下的高明之处吧,陛下故意将张房的话解释给包大人听,并且说出了王大人要为包大人背负骂名的话。”张良笑道。
“张大人的意思是王大人并不需要背负什么骂名。”包拯惊喜的说道。
“当然不是,这个骂名王大人是背定了,陛下之所以提出来,就是看出了包大人对王大人不满,对隐龙卫不满的事情,陛下的话让包大人觉得欠了王大人恩情。这样一来,包大人就会消除对王大人的意见。”
张良解释道,张良之所以说出来,或许是因为多嘴吧,但更多的是看出了包拯一直都没有对王伯当心怀恨意的事情。
“原来如此,不过早在陛下和某说的那番话后,某就没有在记恨王大人了。”
“虽然某没有全部明白,但还是懂了一些事情。”包拯苦笑道。
“不知道陛下说出了何等豪言壮志让大公无私的包大人也改变了想法了。”张良大笑道。
“是这样的……”
包拯毫不犹豫就说起张良没到之前,刘辩对他的“谆谆教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