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是朕疏忽了,那你们就与成都一起吃吧。”
刘辩恍然大悟,改口说道。
“谢陛下!”
二人这次没有拒绝了,
“包拯你对那些人执行完仗刑后,就立即去找伯当,让他派人来将人带走,朕等会就会安排人通知他。”刘辩嘱咐道。
“臣遵旨!”
……
半个时辰后,
张良和包拯携手走出了皇宫。
“陛下真是了得啊!”张良突然感叹道。
“何以见得?”
包拯发问,包拯当然也觉得刘辩厉害,但是他还是不自觉的问了一句。
“包大人可还记恨王大人?”张良笑着问道。
“包拯对张大人的话有些不懂!”包拯迷茫的说道。
“孙府一事,王大人在近年来隐瞒了包大人许多事情,想必以包大人的性子,对王大人是很不满的吧,甚至心中已经开始抵触王大人了吧。”张良笑着说道。
“的确!”
包拯也没有推卸,解释,如实的说了出来。
“这就是陛下的高明之处吧,陛下故意将张房的话解释给包大人听,并且说出了王大人要为包大人背负骂名的话。”张良笑道。
“张大人的意思是王大人并不需要背负什么骂名。”包拯惊喜的说道。
“当然不是,这个骂名王大人是背定了,陛下之所以提出来,就是看出了包大人对王大人不满,对隐龙卫不满的事情,陛下的话让包大人觉得欠了王大人恩情。这样一来,包大人就会消除对王大人的意见。”
张良解释道,张良之所以说出来,或许是因为多嘴吧,但更多的是看出了包拯一直都没有对王伯当心怀恨意的事情。
“原来如此,不过早在陛下和某说的那番话后,某就没有在记恨王大人了。”
“虽然某没有全部明白,但还是懂了一些事情。”包拯苦笑道。
“不知道陛下说出了何等豪言壮志让大公无私的包大人也改变了想法了。”张良大笑道。
“是这样的……”
包拯毫不犹豫就说起张良没到之前,刘辩对他的“谆谆教导”
……
“子良对于孙氏的未来如何看?”这时刘辩询问道。
“回陛下,臣敢断言孙家半年内便会分崩离析。”张良肃声道。
“你如此断定!”
刘辩有些惊讶张良的回答。
“回陛下,正如陛下所说孙氏已经不是以前的孙氏了,孙老夫人已经没了掌控孙氏的能力,至于其他人那就更加没有了,孙氏就是一盘散沙。”
“包大人今日带走的孙氏族人,每个人的处罚都大有不同,也就是说为每个人减少牢狱之灾的代价都是不一样的,那些牢狱之灾少的就会觉得用自己的钱在为别人买命,会不满,不愿意。”
“毕竟如今孙氏不是铁板一块,特别是在后面孙老夫人无法掌控以后,再加上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私心,孙氏要不了多久就会分崩离析。”
张良解释道,还有一句话张良没说,在张良看来孙老夫人的结果绝对不会好。
“听起来有些道理!”
刘辩点头,口头上有些不信,但心中刘辩已经相信了,而且这本就是他的目的,只不过他预计的没有张良那么快而已。
“和鲁肃交涉,如何告诉鲁肃这些事情你可有打算啊?”
刘辩提出了问题,如果直接提出来对于他刘辩来说是有些有损威严的。
“而且以包拯的性格也不会愿意做这种以钱财减少刑罚的事情的,你有何计划啊?”
刘辩再一次开口,让包拯说这种事情都说不出来,更不要说包拯收钱做交易了,刘辩可不相信包拯会愿意,说不定会因为包拯功亏一篑。
听到刘辩的话,包拯没有说话,更加没有反对,很明显他认同了刘辩说的。
“包大人,大人缉拿的犯人之中是不是有一些只需要执行仗刑的?”张良看向包拯。
“是的!”
包拯虽然不知道张良为何这么问,还是点了点头,如实答道,
“包大人可在下午执行仗刑后,就告诉他们,要将其他人移交给隐龙。”张良继续说道。
“这是为何?”
包拯不解。
“因为你做不了收钱的事情,所以子良打算让伯当替你完成,替你担骂名啊!”
这时候刘辩很直白的说道。
“陛下说的也差不多!”
张良苦笑道,
“王大人需要替我担骂名,这是为何?”包拯顿时不解。
“因为这件事情并不光彩,这就是贪污受贿,以权谋私,而且因为价钱太高,还可以说是贪得无厌,说不定这件事情过后就会有人来朕这里弹劾伯当,”
这次依旧是刘辩开的口,张良没有说话,但他的表情表明了他认同了刘辩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