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忽然有种悲凉的感觉,似乎体会到一种托孤的感觉。
他仔细分析了大唐目前的朝中重臣,他要在其中选出一个托孤的班子,扶持着太子李云顺利登基,并且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李旦和杜荷可以信任,但是他们的资历和影响力还不足以担负起托孤的重任。
魏征是个忠诚正派之人,可以信赖。李靖没有野心,也可以信赖。皇甫瑞、高静明、马周、于宁志也可以信任。
还有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就是李孝恭,他为人圆滑,不过,看在李旦和李凝儿的份上,也可以信任。
侯君集不是个安分的人,海棠生的也是儿子,自己要是在位,侯君集不至于有什么想法。可是,一旦自己真的出事,他难保不生异心,产生扶持海棠的亲生儿子的念头。这个是必须要进行防范的。
李成乾、李恪影响力不足,可以忽略。
还有李治,他本身没有什么野心,可是难保有人会打他的主意,推着他走向极端的道路。这个也需要防范。
接连几天,李愔反复考虑了方方面面的事情,终于下定了决心,他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他发布了旨意:在他离开长安的期间,由太子监国。由魏征、李孝恭担任辅政大臣,并且由他二人领衔,成立辅政委员会,成员有李靖、侯君集、皇甫瑞、高静明、马周、于宁志和尉迟恭。
重大事件由委员会讨论,最终决定者的顺序是魏征、李孝恭、李靖、皇甫瑞、侯君集、高静明、马周、于宁志和尉迟恭。
除此之外,调皇后契苾乌云的叔叔契苾哲罗,担任武警副参谋长兼任长安武警总队司令。调云州司马小辫子麻含古担任皇宫卫队队长,并且从云州调来了200名卫士加入了皇宫卫队,这些人是皇后契苾乌云的绝对亲信,关键时刻都可以依靠。
授予李旦一道密旨,必要时他可以参与决策,位置排在魏征和李孝恭之后,位列辅政大臣的第三位。这个很重要,关键时刻会起到关键的作用。
授予杜荷一道密旨,必要的时候,在征求皇后的意见后,可以先斩后奏,铲除对于太子和皇后构成直接威胁的人。这道密旨可以确保太子和皇后的安全。
立政殿。
“儿臣参见太后娘娘。”李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