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蛮夷 自己不想开战才用怀柔政策

一个个把他当傻子吗?

“令各地市舶司去调查。”朱元璋说完就发现了不对劲 市舶司本身就是监察番邦国家贸易的 怎么可能不知道。

但是重利之下 市舶司被买通是肯定的。

明朝对附搭货物实行的是“给价收买”等政策 市舶司可以给出价格购买番邦国家的附带货物。但是这些货物的卖价几何 若是市舶司上下坑瀣一气 有很大的操作范围。

番邦国家卖的多 挣的多 给的贿赂多 市舶司想必也会跟着一起欺上瞒下。

朱元璋见多了贪官 对此完全能想到。

他朝朱棣招招手 派出了这位最能打的儿子:“不对 老四 你亲自去。”

朱棣肃然道:“儿臣领命!”

朱元璋的这个态度 显然此事不会善罢甘休 朱棣也要拿出一个严办的态度 领兵前去调查。

【在海禁政策与勘合制度的宫廷影响下 海外贸易多样性被扼杀 民间贸易失去了发展市场 朝贡贸易取得了独一无二的优势。】

【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 私人海外贸易兴起 冲击了原有的朝贡贸易 让其走向衰落。】!

第112章 第 112 章 商业与货币12

【明朝试图打造的官方朝贡贸易体系,从经济角度,是入不敷出,毫无意义的。】

【而对当时的百姓而言,明朝大力打击民间海外贸易,让沿海居民升级江南,不得不冒死犯禁,屡屡酿成民间海商的反抗事件。】

【明朝嘉靖年间,是海盗或者倭寇最为猖獗的时期,这时期东南沿海的海盗大军足足达到了数十万计!】

嘉靖年间的海盗,被称为“嘉靖倭患”,但是海盗们真得都是倭寇吗?

并不是,绝大多数海盗都是明朝自己人,来自沿海那些因为海禁令而破产的生产商和贸易商,以及陷入贫苦的手工业者和农民。

并且,海盗集团的首领几乎都是海商出身。

这是因为百姓难驯吗?

依然不是,这是官逼民反。

之所以是底层海商在反抗,是因为,大海商勾结当地官员,依然在做走私贸易,还用名义上的海禁令来打压其他小海商和想从事海上贸易的中下层认识,自己独享海外贸易带来的巨额利润。

这样的途径,甚至被海外的葡萄牙为代表的西洋海商和东南亚海商掌握,贿赂当地官员,大大方方的走私。

然而大明自己的百姓,却只能被迫沦为海盗,舍命攻击海上贸易团队,掠夺丝织品在内的海上贸易特产,然后转运到日本、马六甲,甚至更远的地方出售。

嘉靖年间,重要的走私港口月港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