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之战之前,刘备对将士承诺:“打下益州之后,府库的财产将士们随便分!”

等到益州真打下来之后,府库的财产限,将士们兴奋的一分,分了个精光。

幕僚想着未来的战争军费,劝刘备只取部分赏赐,刘备却拒绝了:“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既答应了将士们随便分财产,就不能食言。”

他也为军费发愁,大帐内走来走去,唉声叹气:“若是我食言了,将士们去民间抢掠钱财怎么办?”

幕僚急的一摊手:“主公,军费不足了!”

“不如多铸钱铸大钱!”后是刘巴提议,“收集民间的五铢钱,铸价值一百枚五铢钱的新钱,就是直百五铢钱。”

把民间的五铢钱收集上来之后,蜀国朝廷百姓还其布帛与粮食。

短期之内,府库充实,也了军费,百姓因为实实的布帛与粮食,也没出现通货膨胀或者饥荒。

但是,这样的做法属于透支百姓的财富,蜀地民间所的铜都收归刘备府库,对外购买资,钱币就会流向魏国吴国,导致自己的货币不足。

而府库中的粮食与布帛也了民间百姓,导致军中粮食布帛也不足。

直百五铢钱虽名义上价值一百,从铜的含量来说,并不值一百钱。

金属货币与纸币不同,本身一的价值,这些价值就取决于金属的质地含量,若是劣质铜币,就失去了许多价值。

用民间的五铢钱铸造的直百五铢钱看似数额大了,价值却不值,想去购买价值一百钱的东西,理上,一般是不愿意的。

刘备又始发愁:“府库是充实了,但是百姓怎么办?这钱重量根本不值一百钱。”

诸葛亮早准备:“主公,稍安勿躁,我们用这些钱去魏国吴国买东西就可了。”

张飞冷哼:“魏国吴国又不傻,这点钱哪够买一百钱的东西。”

诸葛亮笑得高深莫测:“我们规,蜀锦,必须用直百五铢钱购买!”

蜀锦,一直是蜀国对外受欢迎的资。

蜀地自古为“蚕丛之国”,家家户户都桑梓园,家家户户都织布纺织,加上因为战乱,蜀地地形优势,许多中原的工匠拖家带口逃来成都,也了大量优秀的织工。

诸葛亮还成都设立“锦官”,将整个益州的织锦业彻底的国营化规模化,也是从蜀汉始,成都被称为“锦官城”。

此后,蜀国因为蜀锦和丝织行业,了一个重的经济贸易支柱,蜀地的百姓也了稳的收入来源。成都因此成为当时全界大的高级丝绸品生产基地与集散中心。

哪怕魏国吴国多次诋毁说蜀锦质量差,蛮夷都不喜欢,也抵挡不了贵族对蜀锦的喜爱。

质量差不差,贵族又不瞎。

贵族喜欢,商人大力购买,纷纷来到蜀国购买蜀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