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也是华夏最古老的文字,我们正是从甲骨文中,看到了一些史书上也没有记载的历史】

天幕下的众人全部打起精神。

史书都没写,那得是什么样的密辛?

【在远古的母系氏族时代,女性起初是被崇拜和神化的,从文字中就能体现,比如代表女神的“娲”“姆”“姰”“姐”“娃”,这些都是女神的名字,也是华夏女性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候】

【女性最高权力象征的字体是“后”字】

【《说文解字》中说:“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广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凡后之属皆从后。”】

【“后”与“君”义相同,本义是“君主”“帝王”。在先秦时代,后土娘娘,就是非常重要的神明,象征着大地,也被称为“土地之母”】

【是到了父系社会之后,土地神才逐渐男性化,从后土娘娘变成了土地公公】

【但是,在世界范围,玛雅文化、古希腊文化中,地神都为地母;拉丁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中的“土地”是阴性,“大地母亲”成为人类共同的观念】

“所以,我们拜错了?”民间的百姓不懂,只觉得原来土地神是女子,是后土娘娘,那他们拜错了是不是得重新塑土地神像?

朝廷上的部分官员已经开始察觉,天幕要讲述什么可怕的事情。

他们想要阻止,却也没法阻止。

天幕不受任何人的控制,哪怕名义上说是他们的后人,也不见任何尊敬,是会挖坟的后人。

【商朝还出土了许多甲骨文,从甲骨文的演变到后来的文字,也可以看出从母系到父系的变化】

【甲骨文中的“女”字,是一个跽坐着、双手交叠在身前的女性。】

【华夏的凳子是隋唐时期从西域传过来的,所以也叫做胡椅。商朝时期无论男女都是跽坐,也称为长坐,是比较端庄规矩的坐姿。而且还有个有趣的说法,说是因为女娲抟泥造人时尾巴是盘起来的,所以最古老的甲骨文选择用这个姿势】

【“男”字是用得职业分工,甲骨文看起来像是一个人在耕地,这也是华夏农耕文明的显现】

【甲骨文中的“母”字,带有母系崇拜的元素,重点强调的是双乳,含义是指“母”是孕育过子女的人。“父”是用的一个人类似拿着斧头的“斧”字来代替】

【还有“夫”和“妇”,商朝时期并不是指夫妇,而是分别指成年的男性和女性】

【“夫”看起来像是一个迈着豪迈大步走着的人,而“妇”是“女”旁边多了一把扫帚,这也是母系过渡到父系的证明,开始被圈禁在家中,被家务劳动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