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页

霍戍抱着手听两人叙了半天的旧,他倒是听桃榆提起过邓沉珩是在工房做事的,年纪轻轻就混上了典史不是有门路就是确实有才能。

今朝听两人的谈话,总结为后者。

既是如此,那就再好不过。

眼看着两个文人客气着就又要再来一番惺惺相惜的话来,他直接出言打断了两人:“你可看过村里的地形地势了,有没有什么计划,我也好去通知村里人过来按安排办事。”

邓沉珩闻言止住了要继续和蒋裕后相谈的心思,立马就比划起来:“这边地靠山林,取木容易,做水车不怕没有材料;再者溪流离庄稼地也不远,抽水灌溉易可取。”

“另外还有高处山涧,只要引水过来就不怕地势高的水田无法抽水灌溉,一高一低两处取水地,地势高地势低的水田皆可顾忌。”

霍戍闻言眉心一展。

果然有才干的人就是好使。

既然已经把事情定下,便也没什么好拖沓的。

霍戍回去同纪扬宗说了这件事,他立即召集了村里的人听从邓沉珩的安排开设农田。

听闻有人帮着建设农田水利,村民自是一万个乐意。

农桑为生计大事,再没什么比这更能牵扯农户的心的事了。

依照邓沉珩的安排,先规划了水车灌溉路线,选出最便于灌溉的土地再进行旱地改田。

各家劳力分为两批,一批负责按照原计划平地挖池,一批负责伐木建造水车和通水渠。

如此两厢一并进行,彼时旱地改为田后,统一放水灌溉,如此就省得了村里人再挑水进田,会省下很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