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世的这个时候,江宁也发生过这一场疯狂的闹剧,只不过当时持续的时间还要更长,宁州知府已经从京城回来了,当所有文治手段都已经用尽,便只能来武的了。
当时是都指挥使程烈出手,带兵抄了江宁城里四大世家的粮仓,抓走几十名炒粮的大商人、大地主后,宁州的粮价才终于回归正常。
因为宁州知府那一次的英明决策,都指挥使的力挽狂澜,于危难之中挽救了宁州百姓,挽救了江宁,为朝廷立下大功。皇帝因此还奖励了宁州知府和都指挥使程烈,宁州知府连升三级,直接上京去做了京官,而都指挥使程烈,因为他刚刚去江宁,而且之前朝廷派他去江宁也是有任务的,此次他又立功,皇帝便先记着,留待下次一同计算。
而叶济康则没有那么幸运了,人们早就忘记了这次天灾的起因,在朝廷看来,包括当地老百姓都认为,此次粮价飙升的罪魁祸首就是叶济康本尊。
因为叶济康的“失误”,他在江宁的声望一落千丈。尽管这事就算不落在叶济康的头上,宁州知府亲自来也无法处理,但谁让这担子是叶济康头一个挑起来的呢?不论是否为人力所能控制,反正谁挑的头,谁负责。
叶霜轻言细语地告诉叶济康,您再放第三次粮也会是同样的结果。
“爹爹您已经试过两次了,这不是放粮数量多少的问题,这后头是宁州整个商界与门阀世家联合勾结起来抢劫老百姓,岂是你官府用区区几千担粮所能对冲的?”叶霜说。
叶济康听了沉默了。
他承认叶霜说得很对,但如果官府不做点什么,总不能干看着粮价自己随便涨吧?
“那霜儿的意思是,为父就只能坐以待毙了?”叶济康无奈地说,他实在太焦虑,眼尾都垂了下去,让他看上去又老了不下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