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告诉你,这款发动机是我们公司现阶段能够商用的又一款产品。
你们要加把劲,抓紧时间把发动机完善,你下去吧!”
“是”苗伟恭敬的鞠了一躬就转身告退了。
造汽车发动机没那么容易,当初欧美发明汽油发动机时,也是性能差劲,情况和苗伟他们差不多。
经过了上百年的研究与完善,才有了如今性能优异的发动机,不说多的,单单是调气门间隙就是一门高深的技术。
苗伟团队全是外行,当然要付出学习的代价。
现在苗伟他们欠缺的就是金属调质技术,制出来的弹簧性能不过关,不是太硬太脆就是太软了,真是白瞎了那些好材料。
有人可能会想,弹簧可以买现成的,其实他们也试过了,因为是全新设计的发动机,没有配套的零部件,所以现成的弹簧不配套,需要自己研制。
现在他们差的是调质工艺,而不是零部件规格,这个问题并非无解,只是比较费时间。
苗伟团队是和张志东团队、朱涛团队共用一间实验厂房。
从年初成立到现在也有八、九个月时间了,他们完全是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一点一点的添置设备,才堪堪组成了一套试验生产设备。
别看他们人数少,可生产设备却最多,像油模压铸机,调质炉、退火炉、五轴联动组合机床等等。
这些大家伙体积又大,整栋厂房,他们15个人的团队占了一半。
当苗伟回到实验厂房,往日人头涌涌的喧闹景像不见了,就只剩下他们组的人还在。
张志东团队与朱涛团队的人这个时候都有新任务了,也都搬回宿舍区临时办公楼办公去了。
大家都在忙着做手头上的实验,没有看到苗伟进来,苗伟径直走到调质炉旁几个技工师傅身边,问领头的一个四十多岁的老师傅道:“老李,气门弹簧有进展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