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页

已经管理一个多月的孙涛对车间内的每一位员工都非常熟悉了,哪个技术好,他心中有一本帐。

不一会儿他就找来了两个人,给王勇介绍道:“老板,他叫黄元昊,是一个模具师傅,有多年的工作经验,技术很扎实,我们公司的产品制造工艺都是他带着人解决的。

这一位叫做孙学勇,是一位多年的电子厂技术员,对电子技术非常精通。

有了他们两个人就基本上齐了。”

孙学勇是个野路子技术员,他只有高中化,不过非常喜钻研电子技术,自学了好多的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又喜欢动手实践,从动手能力来说,他要强过公司的几个电子硬件工程师。

而黄元昊虽说是模具师傅,但其实他在机械加工上的造诣非常高,是一个难得的机械全才,车工、铣工、镗工、钳工等等,什么岗位都干过。

王勇其实认识他们俩,只不过不知道名字,他是老板,跟员工先天上就生分了许多。

“你们好,将你们喊来,是有两款智能手表要研制,由我、孙经理、还有你们两个组成一个临时的研发小组,负责技术攻关。”

王勇先是简单的说了原因,然后拿出两份图纸找到一段空置的组装台上,将图纸一一的摊开,并对黄元昊与孙学勇说道:“你们过来看一看,看图纸上有哪些难题,如果你们不懂的,我再去问我老婆。”

第114章 :再次采购设备

黄元昊和孙学勇依言走到王勇的身边,认真的看起图纸来,他们各看各的部份,孙学勇只看通信模块电路图纸,黄元昊只看表体外壳设计图纸。

有句俗话说: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黄元昊只看了十多分钟以后,就对王勇建议道:“老板,智能手表的工艺要求太高,特别是那款石英表,要求达到或超过精工手表的精密度,我可以做出样品,但是要量产不行,我们的加工机床精密度不够,要购买进口的五轴数控联动组合机床才行。”

在机加工行业,中国的确落后于欧美,但不代表做不到同样等级的精密度,只不过需要技艺精湛的大师傅通过手工打磨的方式获得,所以无法量产。

“那你先做出样品,数控机床的事,我去想办法。”王勇回道。

然后王勇转头又问正看得入迷的孙学勇道:“孙学勇,电子电路这一块有什么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