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格格说道:“秦先生,你讲课真是有意思。明天你再来。”
“可以。”秦至庸点头道,“反正每个月有三天讲课的时间。连续给格格讲三天的书,没有问题。”
永宁格格脸上的表情一僵。是啊,每个月只有三天,用一天,就少了一天。连续三天讲课,当然是痛快,可是三天完了之后,怎么办?岂不是要等到下一个月。
永宁格格眼神一阵变幻,最后说道:“那算了吧。明天你就不用来。我什么时候想要读书,再通知秦先生。”
秦至庸笑着说道:“格格什么时候想要读书了,你自己说了算。”
永宁格格盯着秦至庸离开的背影,一脸的恼怒:“秦至庸这个家伙,还真是油盐不进,比起那些腐儒,更加古板刻薄,冥顽不灵。”
真正的读书人,修心强身,都是要注重规矩。儒家的“礼”,广义地来说,就是规矩,是行为规范。心有了规矩,就不会散乱,可做到正心诚意。身体有了规矩,就会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身形和相貌端正。
两者相合,就可以做到身心合一,可提升心境体魄。
讲规矩的人,往往给人一种不知变通,不近人情的错觉。因为讲规矩的人,有底线,有坚持,可以恪守心中的“道”。不会轻易动摇。
心中有了“道”,就是圣贤。圣贤想要找到一个知心朋友,那是非常困难。
于是,便有了“古来圣贤皆寂寞”这样的话语。
秦至庸恪守心中的“道”,守着规矩,就是在一步步向古圣先贤们逐渐靠拢。可惜,能理解他的人,几乎没有。以永宁格格的眼界和格局,猜不到秦至庸所作所为的真正意义。
………………
只要是现实中存在的东西,都有一个极限。人的体能增长,也是一样。秦至庸现在就觉得,自己的体能逐渐到了一个极限。因为他已经感觉不到体力的增长。
秦至庸知道,就算自己懂得了修心养性,克己修身,可是身体素质也不会无止境地增长下去。毕竟,拳法只是武术,强身健体可以,但想要把拳法当成仙术一样来修炼,获得长生不老的寿命和排山倒海的力量,绝对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
人的体魄有极限,受到瓶颈约束。可是精神和心灵的提升,则是无上限。心理素质,精神修为,心灵境界,其实说的都是一种东西。当然,把人的意识当成灵魂,也无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