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页

儒道诸天 墨羽云山 952 字 2022-11-25

秦至庸说道:“少吗?我觉得不少。专心治学,三天足以学到很多的东西。心神分散,别说三天,就算是天天拿着书本死读,怕是也没有任何意义。”

永宁格格点头道:“好。就依秦先生。不过,每个月的哪三天读书,我说了算。”

既然永宁格格要自己教她读书,那么秦至庸就决定多给她讲一些“仁义”,“百姓为重,君为轻。”等一些理论。

第34章 冤家路窄猛无敌

秦至庸第一次给永宁格格讲课,是在当月的下旬。

永宁格格本以为,秦至庸会和其他的老夫子一样,讲一些之乎者也,云里雾里的东西。

事实并非如此。

秦至庸讲的学问,浅显易懂,趣味横生,永宁格格完全是当做故事来听。

永宁格格是成年人,心智相对成熟,用教小孩子的那一套,肯定是不行。

因材施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正因为如此,才有“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的古语。

秦至庸讲课的时候,没有把永宁格格当成学生,而是把她当成朋友,跟她聊天。在互动中学习,是最快乐的事情。事实如秦至庸的预料,效果非常之好。

其实,秦至庸在给永宁格格讲课的过程中,自己相当于又把知识学了一遍。

温故而知新。

教人读书,同样是一种修行。但是不能误人子弟。

秦至庸在永宁格格府上吃了晚饭,准备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