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瑾也早就听到了消息,从后院走了过来,见百姓围堵住了县衙,便对坐在桌边的刘识神色凝重地说道:“不如,开仓放粮吧。”
县中有用作储备的粮仓,称之为义仓,本就是用来赈灾的,知县有开仓放粮、赈济百姓的权利。
但是义仓里的粮食储备并不多,还不足以赈济一县的灾民。
所以,刘识明白,彭瑾说的是储量丰富的常平仓。
当初上任之初,查到吴忠利用常平仓做筏子,以陈粮换新粮,以次粮充好粮,甚至是虚报数目来贪污亏空的罪行之后,刘识特地追回了被吴忠贪走的粮食,使常平仓再次充盈起来,此次完全可以用来赈济灾民。
可是常平仓是负责调节粮价的,在粮食市场价偏低时高价买入,又在市场价高时低价出售,甚或是在荒年向百姓借贷,一般不能直接开仓放粮用于赈济。
刘识抬头,看着彭瑾一脸无所畏惧的郑重,心中既欣慰又心疼,欣慰的是自己的妻子如此识大体不顾念个人私利,为了百姓不惜背负上私自开启常平仓的罪名;心疼的是彭瑾嫁给他之后还没过几天舒心的好日子呢,就又要跟着他提心吊胆的了。
“还是先开启义仓吧。”刘识思索片刻,拿定了主意,“若是到时候物价还是抑制不下去,再开启常平仓也不迟。”
s:貌似还是晚了一点点~~~~(_)~~~~大概是太困了,死路都堵塞了……
大家晚安~么么哒?(°? ?′??)(未完待续。)
第383章 对策
彭瑾暗自叹息一声,本想说早开仓晚开仓都是要开的,何必要再多等这两天,但是见刘识面上凝愁一直未散,她便吞下了想说的话,柔顺地点头应声道:“好!”
然而,义仓的开启非但没有使得红河县境内因洪灾引起的动荡平静下来,反而因为灾民们哄抢米粮而发生了严重的踩踏事件,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
虽然有衙役们维持秩序,但是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人性的恶劣被无限地放大,破坏力也惊人,张武他们哪怕使出了浑身解数,却根本就拦不住。
刘识和张明华连夜商讨对策,最后终于决定,开启常平仓,但是却不是发放粮食赈济百姓,而是借贷,只是偿还的方式要变一变 可以用做工抵偿,也就是以工代赈。
坍塌的道路需要清理,冲毁的良田需要恢复,破败的废墟需要重建……到处都需要人手,与其直接发放粮食滋养人性的恶劣,引起哄抢踩踏事件,还不如以工代赈,让百姓们以自己劳动换取粮食,既能赈灾,又能安稳人心,维护社会治安。
对百姓的救济,并不仅仅是发放物资让他们吃饱穿暖,而是要让他们学会自力更生,不在这巨大的天灾面前,为了生存而泯灭人性。
但是常平仓的开启需要知府的印鉴,以王定国迟迟不发放赈灾物资的行为可以预测,只怕这次请示也不会这么顺利地就被答复同意。
“那州府那边怎么应对?”张明华忧心道,“这次的救灾物资,州府中一概没有发放,再这样下去,采石而食还算是轻的,只怕百姓卖儿鬻女、父子相食的人间惨剧都会再现。”
“这有什么可怕的?”刘识的笑容逐渐转冷,道:“咱们手里头有圣上‘便宜从事’的圣旨在,何须向他请示!”
向王定国请示开启常平仓,结果是明摆着的,这样做不过是白白浪费时间,耽误救灾罢了。
“但是,下官担心的就在这里。”张明华凝眉道,“按理说,王定国那样外强中干的纸老虎,是断然不敢在救灾这等大事上自作主张、谋取私利的,但是他偏偏就这样做了,只怕是上头有人啊!”
而当今天子太熙帝为人刚毅果敢、赏罚分明,在这等形势之下,估计没有什么人敢包庇王定国此等陷百姓于不顾的大罪。
所以,王定国之所以敢这么做,只怕是从哪里得到了消息,窥测出了太熙帝的意思。
“西川府地处边疆,偏僻穷困,历来就很少受到皇恩眷顾。下官是怕,这件事只怕有圣上的默许在。”张明华低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