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页

法医娘子状元夫 云峤 646 字 2022-11-22

这种情况下,不速速溜之大吉,难道还要留下来一同去仁明殿,给这对帝后当和事佬吗?

“陛下既然还有事,臣便先行告退了。”晏子钦拱手道。

皇帝似乎也很头疼,应了一声,由着两人口道“万岁”,趋步离开。

回家路上,他们乘坐的马车也是宫里派来的,在家门前下车,许安迎着二人下来,满脸喜气,说是晏子钦的舅父许杭也来了。

“舅舅什么时候来的?”晏子钦问道。

“官人前脚出宫门,舅老爷后脚就来了,本来还有些担心,如今一看,好大的荣耀。”许安道。

晏子钦但笑不语,回到正堂内,果然见许杭膝头盖着银貂披风,手上托着一盏细乳茶,对着炭盆烤火,见外甥和外甥新妇回来了,招手让他们过来。

“快进来,看看这炭。”许杭指着三足侈边的平脱腊梅炭盆,笑道。

明姝不解,心想几块炭有什么可看的。春岫用绵帕子隔着掀开炭盆上的铜丝罩子,明姝冷眼一看,明灭的火光间,那木炭竟然是雕刻而成的,鸳鸯、彩蝶、穿着光明甲的将军、头戴芙蓉冠的娘子,还用矿料画上彩绘,精工细作,栩栩如生。

明姝见了,十分喜爱,道:“这么精巧,摆在博古架上当摆设还差不多,平白烧了太可惜。”

许杭笑道:“我那里还有,也是看着新鲜,送来两筐给你们用着玩吧,还有两筐要送给亲家公,不是什么稀奇物,图个乐儿。”

晏子钦却觉得不妥,在炭火上这么费工本,到头来还不是付之一炬?不知舅舅从何处得了这些玩物丧志的绮靡之物。

许杭怎能不知外甥的秉性,笑道:“舅舅是做什么的?四方行商而已。帮京中府第里采买了一批,落下些零头。”

明姝让春岫帮自己摘下头上的昭君套,笑道:“京里的人总是这样,吃穿用度无一不精,没想到连炭火上都用了这么多心思。”

许杭道:“这算什么稀奇,咱们家晏大人得了丹书铁券才叫大事!快拿出来给舅舅看看!”

晏子钦惊讶道:“我才出宫不足两刻钟,舅舅怎么这么快知道了?”

许杭搓着手道:“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何况宫里也没下禁口令。在京城中,舅舅不过是区区一介商人,还算消息不灵通的呢!换作那些世家大族,恐怕早就一清二楚了。只是不知为何给你这东西?”

原来,宫外的人只知道皇帝将丹书铁券颁赐给晏子钦,却不知缘由,只能隐约猜到可能有大事发生。

晏子钦只好令许安拿来盛在锦盒中的丹书铁券。

丹书铁券,自汉时起就有了雏形,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免死金牌”,若论样式,和“金”没有丝毫关系,不过是一块铁板,上面用朱砂写着“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从中劈开,一半留在大内,另一半颁发给臣子。

可话说回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倘若皇帝真想降罪给一个人,岂是一块“破铁”就能挡住的,因此,丹书铁券已经成为了一种象征,代表皇帝对此人绝对信任,更是对朝野的威慑 此人是皇帝亲信,不可造次。

许杭一边抚摸着上面凹陷的刻字,一边赞叹道:“听说周世宗柴荣的后人手中有一块,却只是耳闻,想不到今生还能亲眼见到这东西。”

明姝点点头,换作她,以前恐怕只能在博物馆隔着玻璃看看。

晏子钦脸上并没有喜悦之情,神闲气定地道:“不过是办案期间暂归我手,又不是永久的。”

许杭立即道:“这话没道理,横竖是有过,单论这条就比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东西的人强……啊,我是说我自己,不是指亲家公。”他话才出口,发觉自己似乎冒犯了曲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