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煦道:“曹娥也十三岁了。也到了婚嫁之龄。阿寅如果能立个功,皇上也好向众人交代。”
康熙虽然心向曹家,但明面上也不能表现得太过。曹寅能做御前侍卫,已经是破格提拔,如果曹娥还高嫁入宗亲之家,就怎么也说不过去了。可如果她的兄长立下大功,自然又另当别论。
“他妹子都十三了吗?”书致恍然笑道。他印象中曹娥还是七八岁时候,那个脸蛋圆圆,梳羊角辫的模样。
两人又说笑了一回。然后便见大船一阵颠簸,晃悠悠地靠了岸,原来是已经到了江苏地界。十六拿着一封信函并一个素笺名帖过来,请书致过目。
原来书致代替康熙南下巡视军务,旁人都以为是一件荣耀但清闲的差事。又兼如今纳兰明珠权柄正盛,
说是一手遮天也不为过。书致南下,一路上途经郡县,上至巡抚知县,下至地方豪绅,争相备礼上船请安。
更有甚者,早早在岸上治下酒席,搜罗奇珍异味、安排美婢献艺、重金打赏船上侍从,出尽百宝,只为了能跟明相的公子在一起吃上一顿饭。
唯有书致自己知道是军情如火,唯恐耽误行程,于是将沿路官员的邀请都推拒了,严禁他人接近官船。十六怎么会擅自做主,把人带到船上来?
书致不禁皱眉道:“这又是谁家的帖子?”
十六笑道:“二爷且先猜猜,这是再想不到的。”
“你这家伙,还跟我卖起关子来了。”书致笑道,“总不会是我阿玛的帖子吧?”
“二爷好猜。”十六笑道,“虽然不中,倒也不远——这还真是咱们家的帖子,是大公子的名帖。”
“嗯?”
纳兰成德长这么大从来没有踏出过直隶,江南怎么会有他的名帖?
书致的第一反应是有人伪造印信,扯他哥的虎皮,但是明知是假货还往他面前递,岂不是太过猖狂了?
书致不由大感奇怪,接过书信启开。却见那纸上用异常遒劲有力的字体写道“听闻二公子南下途经无锡地界,不胜荣幸,冒昧下贴望能赏脸到寒舍一唔......”落款是“昔年承蒙公子与令兄活命之恩不胜感激,江苏吴汉槎”。
原来是顾贞观的好友,昔年被成德从塞北营救回来,一直在江苏老家居住的吴兆骞。这些年他一直跟成、顾二人保持书信来往,难怪手里会有成德的名帖。
书致欣然同意,对李煦说:“坐了几十天的船,正好上岸松松筋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