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第 49 章

饶是明珠这种老狐狸,也不由被小皇帝义无反顾的信任打动了,油然生出一点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来。这些天他宵旰夜寐,咬着牙把这场仗打下去。

明珠还罕见地叫来顾贞观,一改以往漫不经心的态度,连续一个月天天问及成德的功课,嘱咐他:“先生多费些心思,老大这一科一定要考中!”

顾贞观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春闱想要进场,必须要祖上三代清白,要是成德此科不中,指不定哪天战事不利,明珠就成了罪臣,那成德这些年在举业上花费的精力就都白费了;要是这科中了,即便明珠仕途因此终止,成德好歹也有一个进士的功名傍身,纳兰家想要东山再起,也不用指望书致一个人。

恰逢揆叙出水痘,明珠又以避逗为由,嘱咐妻子带两个年幼的孩子去庄子里住几天。觉罗氏起先不肯,怕他们父子三人在京中无人主持中馈,又担心寒冬将至,成德在家无人照料。最后还是明珠发了火,她才带着两个孩子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兄弟俩带人将母亲送到庄子上,觉罗氏还犹自埋怨大儿子:“早知道就不该纵着你挑三拣四,但凡早早给你娶一房媳妇在家里,也不至于像如今这样捉襟见肘。”

成德哭笑不得:“没那么严重,等开春战事有了起色,我们就来接您。”

书致又揪着小弟的耳朵,再三嘱咐他听话。

送走了觉罗氏,明珠便搬到了兵部后衙的一个小院里暂住,日夜办公。书致也经常呆在宫里,昼夜值班,陪着康熙处理军务。白日里,只剩下成德一个人在家,他便跟弟弟商量,想搬到京郊大觉寺里小住,专心念书。

“有这必要吗?”书致不禁皱眉。如今已是深秋,天气逐渐转凉。觉罗氏不在家,家中过冬的准备可能没有往年那样周全,但好歹一应陈设都是现成的。

望海楼里铺了地龙,盘了火炕,设了通烟道的夹墙,安了一人多高的西洋明瓦玻璃大窗,又暖和,采光又好。地上铺着米色万字不断头长绒地毯;窗遍廊下上养着各式各样的绿植,有婆子定期浇水,即便烧一整日的炭,房内也不显干燥。这可都是觉罗氏养儿多年,好不容易总结出来的跟寒疾对抗的宝贵经验!成德在家里念书,至少不用吃饭穿衣的问题分心。

“正是因为家里条件太好了,才要出去读书。”成德道。

上回考举人的时候,他就已经深深体会到了贡院木板床的威力,秋闱那九天,成德每夜都被那张缝隙巨大的竹篾子床咯得脊梁骨生疼,几乎没睡过一个整觉,险些落第很大程度上也是拜这种艰苦的条件所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