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吾弟:自愚兄从安亲王南下讨逆,已有数月未见。遥闻京中变故,朝堂之上多有攻讦令尊之事,此乃小人作祟,众口铄金乱我军心。望你与伯父多加保养,勿为彼等鼠目寸光之徒动怒伤神。另,兄不日将领前锋军三万人南下江西,后勤之火器、马匹、粮草等物,还望明相大人在京中多多关照。”
“另:来送信的是我大哥、慈宁宫一等侍卫鄂汉,他有一个长女已经年满十四,自幼熟读汉书,堪为良配,去年选秀已经撂过牌子了,你若有意,可以告知令尊,咱们结个亲戚v——董鄂费扬古,康熙十三年初春,江西袁州。”
书致哭笑不得地向鄂汉道谢:“大人放心,给养的事情我会跟我父亲说的。至于其他,额,等打完仗再说吧。”
“哈哈哈,这是自然。”鄂汉只当他少年人脸嫩害臊,况且自家女儿年纪也还不大,且不用着急,于是亲昵地拍拍他的肩膀,把这事略过不提了。
书致起身送了他出门,回来忍不住幽幽叹气。
以前他只知道三藩之战,最终是康熙获胜了,却不知前期的战况是这样艰苦。
满清入关不久,统治尚未深入人心。吴三桂虽然不占大义,但毕竟筹谋已久、兵强马壮,声势还是很足,自从他举起反旗,天下响应者众多。
先是康熙十三年三月,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州拘禁福建总督范承谟,响应了吴三桂的号召。
紧接着又是忠于清廷、主动撤藩的平南王尚可喜,被儿子尚之信夺权拘禁,广东也随之加入叛乱阵营。
再然后又是镇守西北、统领陕西军务的王辅臣,镇守西南、统领广西军务的孙延龄相继叛乱。
短短一年时间,加入吴三桂阵营的叛军已经遍布云、贵、川、陕、粤、桂六省,单从地图上看,已经占据了全国的半壁江山。
以明珠为首的主战派,顿时陷入了千夫所指的境地。乾清宫里每天要烧掉几百斤请求罢免明珠的奏折。索额图甚至当众喊出了请求诛杀主张撤藩诸臣、以平息吴三桂怒火的话。被康熙一句“撤藩出自朕意,你想杀谁”给怼了回去。
好在安亲王岳乐和费扬古等一干战将都极力支持明珠,康熙顺势改任明珠为兵部尚书,主导一切后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