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韶光(一)

顾贞观又得知了老友一家平安无事的消息、那篇《长白山赋》经过吴兆骞细心雕琢,必能澄清他没有真才实学是靠作弊考上举人的冤情,亦是激动得连连举杯向他敬酒道谢。

宴后,费扬古忽然一拍书致的肩膀,让他随自己出来走走。

“您可算回来了,从明儿开始我总算不用面对那帮混蛋护军了。”书致高兴地说。

“恐怕你还得继续面对他们。”费扬古笑道,抬手拍拍书致的肩膀,“小书,我可能不会再回宫里去了。”

“什么意思?难道皇上升了你的官,要把你放到外省做封疆大吏了?”

费扬古双手撑在顾贞观院里的荷花缸上,摇头轻笑起来:“那倒没有,但我准备到骁骑营去谋个职位,不想再当这个御前侍卫了。”

“什么?!”书致着实吃了一惊。

做侍卫是当官,属于干部编制,不仅前途无限,而且福利待遇都是终身有保障的;但在骁骑营工作却是当兵,除非做到一军将帅的级别,否则将来解甲归田,就只能拿一笔遣散费,回家做个平头百姓。

在世人眼中这简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的两个职位。况且费扬古在宫里的地位还不低,二等御前侍卫是正四品的官职,仅次于六部侍郎,谁会放着国家部委的厅局级干部不做,反而去特种部/队里当个指挥员?

“这个御前侍卫的差事,我已经干了九年,每天关在紫禁城里,像麻雀一样围着上面的人转。”费扬古凝望着那荷花缸,从水面上与书致对视,“这回去了一趟黑龙江,才知道什么叫‘天地广阔,人事微渺’,那些世人的眼光算得了什么?倒还不如痛痛快快活这一遭。”

仿佛感受到他胸中的怨愤之情,书致一时竟然没有什么话可以劝慰对方,只能履行一个朋友的义务,尽可能提供自己知道的信息:“可是据我所知,佟国维大人马上就要高升了。他这一走,乾清门上就只剩下了阿达海大人一个人是一等侍卫。”

“那又如何,一等二等又有什么分别,还不是成天做同样的事,面对一样的人,况且这好事也不一定轮得上我......”费扬古说着声音突然低了下去。书致回头一看,原来是开先两人声音太大,惊动了屋里的人,曹寅等人都出了屋子,站在廊下,望着他们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