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韶光(一)

但问题是,大人,时代已经变了。

现在清朝已经不是打江山的时候了,皇权不需要再向相权低头。康熙自幼目睹后宫争风吃醋之气,对后宫女眷的防备之心很重。

“你只看见静妃的娘家没受牵连,”书致质问父亲,“怎么看不见费扬古大人武艺冠绝皇宫,在宫里混了这么多年还是不得志?!”

关键是,日后纳兰成德也和受董鄂妃牵连的费扬古一样,当了整整十年的御前侍卫。明明是满人里面少有的二甲进士出身,却止步于头等侍卫这个秘书性质的工作,焉知不是受家族牵连?

“嘿,你这孩子怎么还没完没了了。”明珠羞恼道,“前儿那顿打还没挨够是不是?”

“好了好了,一点子小事也值得你们父子吵成这样?”觉罗氏喝止他们,“我看你们都没饿,这饭也不用吃了。冬冬,快和你弟弟出门去。”

“我......大概能明白你在说什么?”成德早起就见弟弟和父亲争论,对话的信息量着实有点大,所以一直在默默消化,直到倚在渌水亭的栏杆上才总结道:“汉朝的卫青、霍光,唐朝的长孙无忌、杨国忠,越是遇到强势、英明、长寿的君王,外戚就越没有好下场。你就是觉得皇上很英明,阿玛不该趟这浑水。”

“太对了!”眼见哥哥不仅明白了自己的意思,还能融会贯通、引经据典地解释说明,书致感动万分。去特喵的阿玛,哥哥才是他要统一战线的人啊。反正到康熙的儿子们长大的时候,明珠都快老得走不动道了,到那时纳兰家还不是他哥说了算?

想到这里,书致就愉快地跟哥哥咬耳朵,一面向他灌输皇上有多不喜欢后宫生事,一面和哥哥一同出门赴宴去了。

这顿饭却是书致牵线搭桥,顾贞观在家里宴请费扬古,想打听一下吴兆骞的近况和他献赋的情况,书致请了雅布来作陪,曹寅犹豫很久,也磨磨蹭蹭地跟来了。

费扬古这一去,倒也不仅仅是为了吴兆骞一个人,而是顺带帮康熙巡视了一下中俄、中朝边境,上至乌苏里江,下至鸭绿江的广阔区域,复勘了当地的一些水文气象资料。

奔波数月,他消瘦了不少,精神却很旺,说起东北的军防民生头头是道。顾贞观在南方长大,书致等人都是从生下来就没出过直隶省,听他说起东北的白山黑水、皑皑雪原、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都觉得很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