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黄沙、石子、螺纹钢等等主要建筑材料的价格也便宜很多。
还有一条最关键,拆迁补偿费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为什么?
那是因为拆房子让公益工程,给的补偿费不高,这些费用都是当地乡镇负担。
绝大多数乡镇领导都懂地方上想大发展,人民群众想发家致富,必须修路。
都争先恐后开出最优惠条件,争取让公路通过自己管辖的乡镇,绝无可能在征地、拆迁问题上漫天要价,导致公路改道。
这时绝大多数群众思想比两千年左右时好太多,地方政府重新给块宅基地,给些补偿费,他们就乐滋滋拆掉自家的房子砌新居。
当然,这也是因为基本上没有豪宅,拆下来的材料都能二次利用,而这时候的人工费特别便宜。
那时候的农村人翻建房子,基本上是家里人齐动手,亲朋好友互相帮忙,只需要雇佣几个大瓦工,小工基本上是自己人干了。
故而其实花不了多少钱,再有些政府给的补偿款,肯定能住上新房子。
这不是虚言,黄瀚清清楚楚记得,九四年的时候,单位上办销售公司,基本工资给二百四十块钱一个月招工。
这个工资水平,超过了基层工作岗位的平均工资两三成,应召者简直是争先恐后。
三天内来了几百人报名,然公司只要十个人。
黄瀚还记得二零零二年初,自己投资开了一家饭店,需要招募二十个服务员,开出月工资四百五十块。
广告贴出去,两三天人就齐了!
后来情况就变了,三水市各单位原本最容易的招工问题,渐渐的变成了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