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页

荀子握笔正在竹简上专心书写。

荀子头发花白,脸上没有多少皱纹,眼睛明亮有神,不像是普通老者那样两眼浑浊。

荀子的身上,有着一股安宁的气息。荀子没有真气,没有武艺,可是他的心灵境界比秦至庸高了一个大境界。

两年前,荀子的心灵达到了“安”之境界。

秦至庸在荀子的身上,学到了许多的东西,可惜,心境这东西,真的学不来。哪怕眼前有个榜样在,秦至庸都模仿不来。

荀子没有功利心,只是单纯地喜欢学问和教书育人,他的心灵非常纯粹,不含一丝杂质。

荀子已经看破了生死和名利。

“性命于我如草芥,钱财于我如浮云。”就是目前荀子的心理状态。

这才是真正的无欲则刚!

秦至庸的心理状态,其实和荀子非常相似,可惜他没有能看破生死。

就差了那么一点。

怕死,就不断想要打破寿命的极限,获得长生,对于提升心灵境界来说,是一种弊端和束缚。

能活得越久,就越是怕死。越怕死就越是追求长生。这是一个死循环。

荀子已经七十岁,人到七十古来稀,没有追求长生,不怕死。

心无恐惧,就会获得安宁。

荀子没有刻意修炼心境,可是他只是专研学问,心境就不知不觉到了儒家的“安”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