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谢过她,规规矩矩接过冰糖燕窝粥喝了一口,冰糖甜,樱桃鲜,枸杞浓,燕窝纯,火候刚刚好,跟小时候我在乐平宫喝过的,无甚差别。
我一口气喝完,放下碗,揩了揩嘴角,笑着再谢过贤贵妃。
她用手帕擦拭着眼角,哀戚戚说:“前些日子,姨母还吵着烁儿,让他务必在悬儿十七岁生辰时,把悬儿接回宫,姨母好好给悬儿操办操办一场寿宴,世事无常,天意弄人,终究是错过去了。”
从太师府逃离后,我一直没有算过日子,贤贵妃如斯说,我方惊觉,我已过了十七岁生辰,细细推算,生辰那天,当是易南向我承诺永不会负我的前后几日。
我潦草收拾了下心绪,笑着对贤贵妃撒娇:“没办的好,就当我还是十六岁,恨不得永远都是十六。”
贤贵妃被我逗笑,气氛方才活络起来,我们又坐着闲聊了会儿,直到她离去,彼此心照不宣没有提过有关我逃离太师府这件事儿。
第二日,五姐托着几匹时兴的绫罗绸缎前来凉门宫,着实令我大吃一惊。
年余不见,五姐没了以往凌厉的气势,见了我,笑吟吟拉着我手,殷切切问东问西,我由先前的大吃一惊转为受宠若惊。
终于寒暄完,五姐有些扭捏的问:“七妹觉得,太师府世子为人如何?”
瞧着她双颊绯红,眉眼含情,姿态羞人的娇俏模样,我顿时了然,五姐已十八有余,估摸着,年内就会出嫁。尚未曾听她许配给何家,现下她这般问,估摸着她这门婚事,与易南有关。
我忖了又忖,那日,易南随我一起跳崖,身后那么多双眼睛瞅着,按说,定是传得满城风言风语,可,看五姐眼下情形,她应该是毫不知情的。或许,三哥把此事压了下去,五姐毕竟身在宫中,对于外面的消息多多少少有些闭塞。
这样一想,也就想的通了,就是不知,是五姐自个看上的易南,还是父皇与皇后为她择的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