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幻境之中,孙豪摇身一变,变为了汉水河边的一个渔夫。
京华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木杆大声呼救。孙豪所化渔夫闻声而至。商人急忙喊:“我是京华城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一百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账了。他只给了渔夫十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只得怏怏而去。
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又在河水之中大声呼救,孙豪所化曾被他骗过的渔夫恰巧又在现场:“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
救还是不救?
不救,商人就会淹死,不救等于杀!
第233章 七杀问心(七)
这个故事,博览群书的孙豪读到过,其结果孙豪清楚记得是没有救,最后,商人被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渔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只是,看着在汉水河中挣扎的商人,孙豪心中想到:“难道自己真的见死不救吗?这商人虽然不守信用,按照杀魔宫墙壁之上的记载,属于不信者杀的范畴,但是,从孙豪本心来说,商人无信固然可耻,但是,罪不至死,虽然化身为渔夫,孙豪觉得自己应该也是一个大度的渔夫,一个不计前嫌的渔夫……”。
修士修行,当顺应本心,既然本心觉得这商人罪不至死,孙豪所化渔夫决定:“救了”,渔夫跳下河,救起了呼救的商人。
救起商人,孙豪再度回到了问心殿,发现自己问心考验并没有失败,自己再一次获得了问心悟道的资格。
那么,由此看来,问心殿内,杀并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并不是唯一通过问心的途径,想来也是如此,如果这问心殿真是只要杀戮就能过关的话,想必就不会有那么多被淘汰的修士了。
第三问出来,问心殿内的悟道蒲团变为了六个,修士也仅仅只剩下了十一个。
欧阳都三没有出现在问心殿内,想来已经被淘汰出局,欧阳让二倒是挺了过来,出现在孙豪的身后。
六个蒲团,获得悟字的修士却有七人,魔修那边,四人全过,多了一人。白正煌不想节外生枝,自动削去一名魔修的“悟道”资格,双方再度相安无事,登上蒲团,开始悟道。
孙豪这次悟道,却和前面两次有所不同。
坐上悟道蒲团之后,孙豪仿佛又变成了渔夫,然后,那个两次获救的商人,展现给了孙豪两个不同结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