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纷纷点头:“是啊,正是这个理儿。”

周柱儿说:“二爷,山脚这片土地是我们先人开荒开出来的,少说有三四十亩,只因距水源太远,种不好稻子粮食,却也可以种种高粱玉米之类。若二爷有意,我们可以以便宜价钱让给你。”

谢保长则道:“我们这房也有点闲田,想出让,二爷不妨去看看再谈。”

……

贾琏见大家似乎都想卖地,心中有了几分把握。只笑道:“今儿咱们先不说出让田地的事,只喝喝酒,拉拉家常。往后若果然置办了田地,还兴办了家塾,大家都是一庄一村的,不分彼此……”

喝完了这顿酒,贾琏奔波来回,去现场看了不少田地,谈了许多,把一些有意向出让田地的大小、位置、价格一一登记在案,方便查阅。

贾琏让徐秋管家留在老陈这儿处理事宜,将登记本也给了他,又交代着:“若他们问起来,你且不必把话说得那般准,只说主子们还在考量商议中。”

过了两日,贾琏又交代徐秋:“若有人打听起来,便说只想先买一小部分,按原来谈妥的价钱压一压。”

几番回合,贾琏最终盘下了山下的那四十三亩六分旱地,散落的田地共二十亩四分,并村中三间空置旧屋与一间老家塾。

贾琏与村民签订了地契,又去官中办妥了祭祀产业登记,心中觉得踏实了许多。祭祀产业不入官,将来万一有个好歹,也算有个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