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道理讲清楚之后, 袁小圆虽然还是有些不好意思,但最终是认可了席宝的说法, 接受这种按千字结算稿酬的方式。
这之前,因着袁小圆年纪小, 大部分翻译的工作又是老师帮她争取到的, 所以她没法要多高的稿酬。
民国时期, 曾有一家杂志明确给出了征稿的稿酬, 他们将稿件分为甲乙丙丁四等, 从优到劣分别给予千字五银元到二银元的稿酬。译文稿酬则低一些,基本上千字都低于二银元。
这之后, 文人的稿酬就一直在这水平往上浮动。
直到六几年之后,国内闹了一些事儿, 上面渐渐开始管制了文人的发言, 许多刊物都没法办下去, 能发表的东西, 绝大多数都是伟光正的文字, 稿酬也大大降低。
不过,近些年又好了些, 虽然当成停刊的杂志还都没敢重开, 但文人发表的文字, 花样稍微多了些。
往样板戏靠拢的那种工农兵、戏剧,还是占大多数,但涉及到情爱的诗歌,渐渐也被接纳了。
稿酬也往上提了不少。目前, 翻译稿酬基本上是千字两元左右。
“稿酬按目前的均价来给。”席宝先说了钱的事,然后又跟袁小圆商量,“五几年到六几年期间,愿意翻译苏北国的很多,不过毕竟翻译工作是水磨工夫,短篇也得耗上好些日子,长篇更是需要长年累月地坚持下去才能完成。所以真正出版了的苏北也不是特别多,我们多找找,先定下十多本内容没问题的中长篇,然后适当地选出几十篇短的。选好了这些,也省的到时候还得耗费时间去选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