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顿时把隔壁赵婆子的话说了。“这个不要脸的,自己家儿子儿媳和离了,我看她如今是巴不得别人家的都和离了,好看热闹,她还说你大嫂亲口说的,想跟你大哥和离,这不是胡话是甚?”
“你大嫂她好好的凭甚和离?”
米仙仙抿了抿嘴儿,她也没料张氏做事这么不谨慎,和离的事儿大刺刺的就往外说,若是和离了也就罢了,若是没和离,岂不是让别人看了热闹。
米仙仙拉着刘氏坐下,给她端了茶水过去:“娘喝茶,你消消气儿。”
刘氏见她这般体贴,心里也着实好上不少,叹了口气,说道:“你是个孝顺的我知道,你嫂子这人啊,说不听,沾了赵家的事儿,到如今这腿上的泥也没甩掉。”
米仙仙点头,捧着人:“娘说得对。”
她小脸一本正经的附和,完完全全的以刘氏的话为主。
“对了娘,这大嫂跟那赵家前边的儿媳可很是亲近?”
她一副喜欢听她说话的模样,刘氏说得也高兴,想了想,道:“是好。你大嫂往前在村里就喜欢跟那些姑婆们在一块儿说闲话,到县里这毛病也改不了,隔壁赵家那儿媳妇也不是个善茬,赵婆子凶,她这个儿媳妇那也泼得很,婆媳两个在这巷子里都没几个敢惹她们的。”
当长辈的,没人喜欢那些心眼多还半点不知道掩饰的人,赵家前边的儿媳妇便是这种。有时张氏带着人来,那眼珠子不住往何家屋里四处打量,瞧着便不是个安分的,刘氏给张氏说过,张氏很是不以为然,还说她想多了。
“还有巷尾那个寡妇,也是个爱说闲话的,这几个人凑一堆儿能学甚好的?”
张氏前脚给赵亮媳妇和离了,后脚自己就开始闹着和离的事儿,说这背后没人蹿米仙仙都不信。
瞧瞧她大嫂说的话,甚么常年不在,甚么带了个妇人去府城,甚至连丈夫三年不归可请求官府和离这些律法都知道,可见没少打听,几个人也没凑在一块儿商议。
她抿着嘴儿笑,给婆母刘氏出主意:“娘,既然赵婆子放出这些流言来,要我看,倒不如让大嫂远离些,她人不在跟前儿,一来也不用跟那几个妇人接触,二来她人不在,别人也没处说,你看?”
刘氏想了想,也觉得是这个道理。
人都不在,这些碎嘴婆子说都没地儿说。
“对,是这个理,就让你大嫂在村里多待些日子,这也是她惹出来的,让她吃吃苦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