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页

天子遇刺,本就非同小可,有传言福宁宫上下愁云惨淡,新任的御前女官薛碧微更是时时泛红了眼,惹人怜惜,如此一来,有关陛下因身中剧毒而危在旦夕的说法甚嚣尘上。

同时,为防局势有变,汴京史无前例的开始实行宵禁,且京郊大营还增派重兵把守各处城门以及接手城内巡防。

风雨欲来,令京中权贵百姓人人自危,不敢妄动。

赵宸已昏迷五日不醒。

期间多位朝臣至福宁宫探病,皆是忧心忡忡而出,太医院那处也未给出具体的诊治之法,加之当今以往本就先天孱弱,病痛不断,多数人认为其定然命不久矣,故而朝野人心浮动,盘算不断。

第六日,逢大朝会,由苏禄钦代为听政,薛碧微为辅。

已是辰时,旭日东升,紫宸殿满室堂皇。事有紧急,国不可一日无君,便有朝臣提议推举在赵宸养病期间暂代国事的人选,几方人马为此争执不休,险些动手。

大殷开国至今,到成宗时开始高度中央集权,先帝登基后又适当放权,是以,朝堂上未有君王主事,国家机器也并非不能运转,眼下赵宸的病情不见定数,便有人按捺不住想要搅动风云,其用心如何,可谓司马昭之心。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先时吵得脸红脖子粗的朝臣们消停了一阵,有人听得苏禄钦开始唱,而自己的目的还未达成,赶紧又出列强调,“如今正值多事之秋,北边异动,西南地区也恐有事端,加之黄河水患难平,国事繁重,臣以为,瑾王同为龙子凤孙,又贤名在外,理当在非常时间代陛下监国理政,为君分忧。”

此话一出,接二连三的得到好几个官员的赞同。

“臣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