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东奴、北虏、南倭、西寇

黄毅看过很多有关于野猪皮崛起的资料,之所以建州女真能打,完全是因为足够穷、足够狠。

“穷狠”再加上白山黑水恶劣的生存条件磨炼,绝大多数女真人简直就是天生的猎人。

青壮年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他们不能伤残,不能死。

因为建奴糟糕的管理体系根本不可能有完善的供养、抚恤政策。

鸦巴海是牛录中的小官,获得了监管蒙古部落的美差,收受的好处肯定需要和分得拔什库、牛录额真等等上官分润。

结果是人死在外面了,好处没见着,他的家必然败落。

汉人奴隶要不就是卖了,要不就是累死、饿死。

章东点头哈腰道:“您说得对,小的,小的……”,他想到瘦骨嶙峋的父亲一时间说不下去了。

黄毅做不到杀入建奴领地救出章东的父亲,岔开话题道:

“你是建奴的阿哈,肯定能够认分辨得出那几个建奴。大智、大勇,等天亮了,你们俩带着章东把几个建奴的脑袋都砍下来收好了。”

黄大智、黄大勇齐声答应道:“是!”

黄毅想了想又道:“建奴的脑袋应该没几个,这样吧,只要是敌人,脑袋都砍下来。”

黄毅熟读明史,当然知道大明朝核算军功最重要的凭据就是敌军的脑袋。

大明朝的敌人无非是“东奴”、“北虏”、“南倭”、“西寇”。

“东奴”是指建州女真,“北虏”当然是蒙古鞑子,“南倭”就是倭寇,崇祯朝基本上销声敛迹。

“西寇”是西边的流寇,泛指西北造反的流民,崇祯皇帝上吊就是因为“西寇”做大,攻破北京城。

论功行赏之时,“东奴”的首级最有含金量,不仅仅有能够升官的好处,还能够拿人头赏。

黄毅已经知道了具体时间,心里开始琢磨怎么才能弄个合法身份,是不是能够在大明混个一官半职。

建奴、鞑子的首级不仅仅意味着有人头赏,还是升官的阶梯,留着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一个多小时后,阿木古楞和五个蒙古少年回来了,他们驱赶着几十匹战马,还有两匹战马上分别驮着两具尸体。

那是在追逐中,两个负伤的骑士被阿木古楞哥儿俩追上射落马下。

阿木古楞的伤没完全好,一直在战斗完全是因为危急时刻不得不竭尽全力,现在已经是尘埃落定,用不着拼命,所以先回来了。

阿古达木带着其余人还在搜索跑散的马匹,逃跑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