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老爷既然是来参加春闱的,刘文谦立刻帮着操办许多杂事,让他一心一意读书。到了郑老爷这个年纪,中与不中他都很豁达,尽心就行。
魏氏帮着准备考场上需要的东西,郑老爷年纪大了,春闱时还冷的很,魏氏丁点不敢马虎,准备的东西都是上等的好东西,既不逾矩,又能保证郑老爷能少受些罪。
等到了考试那一天,刘文谦自己不好去贡院,让贴身心腹送了郑老爷过去。
郑老爷的年龄在考场里算年纪大的了,他的文章不够华丽,但他做了这么多年的官,经验丰富,写的文章内容扎实,切中要害,很得部分考官看中。但由于他年龄大了,最后只得了个二榜尾巴。等殿试结束,他仍旧挂在二榜尾巴上。
这对于郑老爷来说已经是意外之喜了,他原以为自己可能要落到同进士里头去呢。
刘文谦十分高兴,邀请他在京城玩一阵子再走。
郑老爷也不拒绝,官员考上进士后本来就有探亲假。他是青州人,回头还要回那边继续做官,这中间的探亲假就可以省了下来,他预备在京城和好兄弟多聚一聚。
刘文谦跑去和吴大人告假,吴大人摸了摸胡须,二话不说批了十天。
他立刻带着郑老爷四处逛,还积极联系京城文人,哪里有文会了,主动把郑老爷推过去,帮他发展人脉。
郑老爷自己不是特别出彩,除了耿直忠贞外加勤奋踏实,没有别的优点了,但架不住他儿子名气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