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话说得家里人都笑了起来。

郑太太笑道,“你们小夫妻情分好,也不能一直让郡主养着你。听说你们的宅子值两万两,郡主掏了钱,却记在你名下。明儿我把缺口的钱补给你,再多给你一些。”

郑颂贤摇头,“家里已经为我花了不少钱呢,不能再偏着我一个人了。”

何氏开玩笑,“三弟,什么偏不偏的。如今咱们家谁不沾郡主的光,既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不能分的太清了。况且,咱们家还没分家,自然是听爹娘的。”

郑颂仁也回道,“是这个理,咱们家沾了叔叔和郡主的光,不能还要人家养着。爹娘给的,三弟只管接着。”

郑颂贤连忙道,“那我就谢过爹娘和哥哥嫂子们了。”

郑老爷摆手,“不说这个了,吃饭吃饭。”

郑颂仁忽然道,“爹,儿子不想当差了。”

郑老爷看着他,“你有什么想法?”

郑颂仁道,“爹,儿子当差,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银子。叔叔临走前,说让我再去读几年书,看看能不能考个举人。一个秀才,难道做一辈子小吏不成?儿子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考得上,但总要去试一试。”

郑老爷放下了酒杯,“你自己想好,要是愿意去读书,就去省城读书,等下一科秋闱下场。”

两个弟弟听见他这样说,都没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