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宋之问,虢州弘农人。”

宋之问!

竟然是他!!

宋之问,字延清,名少连,虢州弘农人,初唐时期的政治家、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

苏书知道殿下变成沈佺期后,就查过沈佺期生平还有与他相关的人事,宋之问出现率最高。

两人都是寒门庶族子弟,两人同在唐高宗上元元年进士及第,两人年龄只有一岁之差,及第时,沈佺期十八岁,宋之问十九岁,两人第一次当官同为八品协律郎,后来两人都深受武则天看重。只不过,两人的命运还是有所不同的,唐睿宗李旦即位,宋之问攀附安乐公主被太平公主记恨,流放途中被赐死,而沈佺期在武则天倒台后经历过流放又经历三年牢狱之灾,后来李旦给他平反,封他为太子少詹士,受太子李隆基的信任,晚年病死。

沈宋二人际遇颇为相似,又注定不同路。

苏书知道他是宋之问后,颇有些感慨,长得人模狗样的,可惜,历史上他不止攀附安乐公主,武则天登基后他还攀附武则天男宠张易之兄弟,想借此获得武则天宠爱,但张易之兄弟的饭碗岂是好抢的,没办法,他只好转而投靠太平公主。

宋之问才名很高,多做宫廷诗,人品低劣遭人唾弃,不仅因为他政治上趋炎附势,更是为一桩广为流传的命案。据说,一日宋之问见外甥刘希夷的一句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颇有妙处,便想占为己有,刘希夷不从,宋之问就用装土的袋子将刘希夷压死,这就是“因诗杀人”。

依附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后来张易之被杀,中宗复位,神龙元年被贬为泷州参军,不久宋之问逃回洛阳。

《新唐书》记载他逃回洛阳匿居友人张仲之家,后来他知道张仲之与王同皎要谋杀武三思,宋之问就很苟的把他们卖了,立大功,重回权利中心。后来,安乐公主权利渐盛,宋之问就站在安乐那派,所以太平公主很恨他,毕竟他曾和太平有过一腿。

中宗想提拔他为中书舍人,太平就揭发他受贿,于是被下迁为越州长史。景龙三年六月,中宗崩,景云元年睿宗即位,认为他依附张易之,投靠武三思,屡不悔改,便将他流放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