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姓宋,名应寒,是一名秀才,家中薄有田产,父亲三年前亡故。他因父孝耽误了乡试还有亲事。宋秀才今年十八岁,比林若阳大两岁,年纪正好相当,也不介意林若阳曾遭人退亲的事儿。
正月二十那天,正是谢氏与林举人商定好了的相看时间。
谢氏坐了一辆车,大儿子杨思雁陪着宋应寒坐了一辆车,吃过早饭没多久就到了林家。
这时辰都是算好的。
这个时候林若阳在书院,林举人先与宋秀才见面,若是相中了,就带宋秀才到书院去转转,远远地“偶遇”一下林若阳。
要是不成,就算了。
秀才长相不错,五官端正,略稍有些瘦,举止还算文雅。林举人跟他谈了一些文章上的事,很是满意。
在林举人看来,以宋秀才在文章上的造诣,如无意外今年乡试一定能中。
林举人觉得自己捡了个漏,心里很是高兴:要是不是因为宋秀才的父亲病故,说不准他上次就考中举人了,也许早就定了别的姑娘,哪里还能轮到自家。
对于宋家的家境,林举人也很满意。宋家在城外有一百来亩地,家里人口不多,只有母亲和妹妹,有个姐姐已经嫁人了。虽然比起自家女儿来,宋秀才条件不算太好,但女儿毕竟被退过亲,能嫁一个这样的也算不错了。
于是,林举人叫林重元陪着宋应寒去书院走走。
林重元其实有些看不上宋秀才,在他看来,宋秀才瘦不啦几的,他一只手就能将他提起来,太弱了,保护不了妹妹。不过在自家亲爹的怒目下,他只好带着人去了,兴许妹妹能看上呢。
林若阳刚上完一节算学课,一出青山堂的大门,就见哥哥领着一个陌生的男子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