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页

“哎呀好啊,我三儿发达了,娘心里是真高兴。”周奶奶眉开眼笑,捡了好听的话说。

周三丰也笑了笑,“哪里就发达了,居无定所的,城里房子贵。等入了夏,寂年又要科举,柴火和蒜苗都要银子买,每一项都要银子,还是不若家里好啊。”

“柴火蒜苗都要买啊?”周奶奶惊讶,柴火满后山,蒜苗地里走两步掐了明儿又长。

周三丰打马虎眼,倒不是防着老娘,私底下还是准备了不少银两要孝敬的,只是不想说与大哥家和六弟家听,避免引起人家家庭不和睦。

坐着聊了一下午,几乎都是周三丰两口子说话,其他人都觉得惊讶极了,这周老三才出村一年,整个人气质都变了,再不是那个自卑沉默的瘸子了!

这个年谢宁和周寂年就像是下乡视察来了,今天村长一家请,明天那家邀,可见粮食是当朝百姓的根本,周寂年帮百姓丰收,家家有余粮,时常有鱼肉,还收他们的鱼解决销路,真就造福一方百姓了。

百节年为首,大井村过年有一个习俗,正月十六烤百灵,也就是村民聚在一起烤火,相传可以祛病。

家家户户搬了椅子在大井旁聚集,今年村民收成好,除了烤个红薯、土豆、花生以外,还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

老周家也去了,谢宁提着小竹篮牵着周文才也去烤火了。

老宅没了人,周老三搀着老母亲,递过去一个沉甸甸的钱袋子。

“娘,您自个收着,儿子在外不能时常顾到,这银子你留着傍身。”周三丰又拿了一个小钱袋,递过去说:“这是四弟孝敬您的,弟妹要生了,他忙不过来,娘莫怨。”

周奶奶一把抱了钱袋子,话都忘记回三儿子,转身就回房找地方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