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歇片刻,苏清之就醒了过来,开始自己给自己出试题,一遍又一遍的写着命题。

孟龙潭没一会儿就来了,或许觉得苏清之这招妙,也就跟着做起了试题。夜深的时候,才回房歇息。

一连几天皆是如此。

很快,秋闱开始。朝廷规定,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每三年在南京、北京和各省省城举行乡试。应试对象为国子学生员和府州县学生员中之学成者,儒士之未仕者,官之未入流者。

因为都是在秋天举行,称为“秋闱(闱即试院、考场)

苏清之,不不不,原身考中了秀才,此回上京主要是想过会试,旁的不说,过了会试最起码能有举人的身份。到时候不管是继续参加殿试还是直接求个外派的官,都不错。

所以苏清之到来后,没想过改变什么。反正在古代,普通老百姓要想改变阶层,还真就只有参加科考。

很顺利的,苏清之通过了会试,名次还挺靠前,有资格参加殿试。

孟龙潭同样如此,殿试开始前,苏清之和孟龙潭畅饮一番,相约都要取得好成绩。当夜一阵好眠,第二日纷纷起了一个大早,简单漱洗后,用了些糕点,苏清之便和孟龙潭一起赶到宫门口,和一些中第的士子,由小黄门带领,前往大庆殿西侧的垂拱殿,等候皇帝的到来。

殿试一般都是皇帝拟题。

皇帝穿着穿着明黄色的朝服,坐在龙椅上,威严却透着点慈祥的注视着坐在案桌前,分别埋头做题的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