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名很熟,好像有人跟他说过似的。所以苏清之没有犹豫,给出了‘铜锣湾芝麻胡同巷’的地址。
“苏清之同志你好,你说你相关的户籍证明资料都掉了。”理新县知青办工作人员又问。
“嗯,没掉完,掉了一部分?”苏清之正经严肃的开始鬼扯。“我放在招待所了,能不能等我一会儿,我回去拿。”
“我5点半下班。”
工作人员看了一下时间,现在3点17分,招待所距离知青办不远,来回半个小时也就够了,就嘱咐苏清之一句快去快回。
苏清之赶紧道谢,就离开知青办往县招待所走。速度不快不慢,走进招待所的瞬间,就掌握了一个小技巧,催眠。
“麻烦这位同事,我要一间昨晚有人入住,今儿就退房走人的房间。”
“好的,123房今天刚有客人退房离开。”
“记住,我就是那位客人。”
苏清之打了一个响指,神色自若的往挂着123名牌号的房间走去。
没待一会儿,苏清之就离开房间,走的时候,手上还拿着一个牛皮口袋。里面只有一页纸,是按照理新县知青办工作人员出示的其他下乡知青资料档案手写答应的,足以做到以假乱真。
带着这张资料,苏清之信心十足,却在做登记补全‘遗失’户籍资料的时候,还是加保险似的,给办理此业务的工作人员搞了一个心理暗示。确保自己的‘知青’身份补办下来。
到此,苏清之总算有了身份。
不过苏清之并没有很高兴,毕竟下乡地点在红旗生产队这点没法改,除非苏清之想作为黑户,当个无业游民混到明年,等新的一批知青下乡,再谈搞身份的话,而且吧,就算苏清之有耐心等到明年,也无法保证会下乡到哪个生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