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谦益倚着斑驳的墙壁,仰头望着光束中的浮尘,耳畔是读两句顿一下的少女声。
小姑娘并非不识字,南韩的义务教育还是做的很到位的,国土面积小么,都能覆盖到。
有些学校哪怕只有几个学生,也尽可能保证学生们能完成中小学教育,之后是考高中还是不考,就看各自家里的能力了。
少女读得断断续续的不是因为不识字。而是那些书面用语对她而言有些陌生,读起来就不太顺,有些她还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她需要问郑谦益,问多了,她停顿的时间长些,郑谦益就自动开启解答模式。
这一刻之前,郑谦益没想过,她们的宣传册有什么问题。这东西她扫一眼就能背下九成,还不是硬背,而是很多都是根据法条演变来的。
宣传册有宣传组织的,也有宣传家政服务者碰到了什么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或者应该寻求哪些有关部门的支援,郑谦益给的是后者,这个更实用么。
在郑谦益,李美贞,或者更多编写这份宣传册,乃至于审核的人员来看,这份册子已经简单直白到小学生都能看得懂的地步。
可中学毕业的姑娘让那些所谓的高知分子知道,她们太想当然了,她们印象中的小学生和实际上仅仅是读完了小学和初中的人,根本不是一回事。
少女读册子用的时间并不长,本身册子也没多厚,又不是真的要出本书。